揭阳借款合同纠纷的处理需结合法律程序与实务经验,通常可通过以下步骤解决:
一、明确纠纷类型与法律依据
1. 合同有效性争议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需具备借贷合意、款项实际交付等要素。若合同存在无效情形(如高利贷、胁迫签署),可主张合同无效。
2. 还款责任认定
需核查借款人、担保人责任范围。若涉及夫妻共同债务,需符合《民法典》第1064条“共签共认”原则。
二、司法程序处理路径
1. 诉前调解
揭阳法院对争议金额较小(如10万元以下)案件优先调解,可通过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法院附设调解组织协商分期还款、利息减免等方案。
2. 诉讼准备
证据清单:需提供借款合同、转账记录、催收凭证(如微信聊天记录、律师函),民间借贷需补充资金来源说明。
管辖法院:合同履行地(收款账户所在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揭阳跨区案件通常由榕城区法院集中审理。
三、执行阶段关键点
1. 财产保全
起诉时可申请冻结对方银行账户、不动产,揭阳地区法院要求提供不低于标的额30%的担保。
2. 失信惩戒
对拒不履行判决者,可申请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并通过法院官网公开曝光。
四、特殊情形处理
1. 刑民交叉问题
如涉嫌“套路贷”,需向揭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报案,刑事立案后民事案件可能中止审理。
2. 企业借贷纠纷
涉及揭阳本地企业的,可同时追究股东抽逃出资责任,适用《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4条。
五、地方实务特点
揭阳地区民间借贷年利率普遍高于法定上限(LPR4倍),法院对超出部分不予支持,但已支付超限利息可主张抵扣本金。部分案件存在“砍头息”争议,需按实际到账金额计算本金。
处理时应结合具体证据情况,建议委托熟悉潮汕地区司法实践的律师介入,尤其需注意2019年后广东高院对电子证据审查的特别规定。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