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分割主要依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需综合考虑财产性质、婚姻存续期间贡献、过错责任等因素。以下是核心规则及注意事项:
1. 区分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
- 共同财产: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继承或受赠财产(未明确给一方)等,原则上均分。
- 个人财产:婚前财产、人身损害赔偿、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给一方的财产,不参与分割。
*例外*:婚后用共同财产对婚前房产还贷或装修,增值部分需补偿对方。
2. 分割原则
- 均分为主,兼顾特殊:一般按均等分割,但可基于以下因素调整比例:
- 贡献程度:一方对财产增值有显著贡献(如经营企业、家务劳动),可多分。
- 过错责任:家暴、出轨等重大过错方可能少分(需证据支持)。
- 生活困难:一方无经济能力,可适当多分或延长居住权。
3. 特殊财产处理
- 房产:
- 婚前购买但婚后共同还贷,产权归登记方,但需补偿对方还贷及增值部分(计算公式:补偿额=共同还贷本息÷购房总成本×房产现值×50%)。
- 婚后购房无论登记与否,均属共同财产。
- 股权/企业:需评估经营性财产价值,非经营方可分得折价款或股份,但可能受公司章程限制。
- 保险/养老金:婚姻期间缴纳的保费或养老金账户余额属共同财产,可分割现金价值或未来收益。
4. 债务承担
- 共同债务(用于家庭生活)由双方连带偿还;个人债务由举债方承担。需注意虚构债务的举证责任。
5. 程序要点
- 协议优先:双方可协商签订《离婚协议》,需明确财产明细及分割方式,建议公证。
- 诉讼流程:若协商不成,法院将调查财产线索(包括隐匿财产),必要时可申请财产保全。
- 时效问题:离婚后发现对方隐匿财产,可在发现之日起3年内起诉重新分割。
6. 其他注意事项
- 隐藏财产风险:转移、变卖共同财产的一方可能被法院判处少分或不分。
- 子女抚养关联:财产分割可能考虑子女抚养成本,但抚养费需单独计算。
- 涉外因素:涉及境外财产需根据冲突法则确定适用法律。
建议提前整理财产凭证(房产证、银行流水、合同等),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制定分割方案,以避免后续纠纷。离婚财产分割的复杂性在于兼顾法律刚性规定与个案公平性,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