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咨询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建议从法律、证据、程序等多维度全面分析:
一、实体法律问题
1. 离婚法定条件:是否符合《民法典》第1079条规定的感情破裂情形(如重婚、家暴、分居满两年等),需结合证据判断是否达到法定标准。
2. 财产分割:
- 共同财产范围:需清查房产、股权、理财、婚后收入等,注意区分婚前个人财产与婚后混同情况。
- 特殊财产处理:涉及公司股权分割需评估经营控制权,拆迁补偿款可能涉及户籍因素,境外财产需考虑冲突法适用。
3. 子女抚养:
- 抚养权归属:法院依据8周岁以上子女意愿、经济条件、子女成长环境等综合判定,哺乳期子女一般随母亲。
- 抚养费计算:通常为月收入20%-30%,可要求对方提供银行流水核实真实收入。
二、证据收集要点
1. 感情破裂证据:家暴需报警记录和医疗证明,出轨需聊天记录或照片(注意取证合法性),分居需租房合同或居委会证明。
2. 财产证据:搜集房产证、银行账户明细、证券账户截图,必要时申请法院调查令调取隐匿财产。
3. 抚养权证据:包括子女日常照料记录、教育医疗缴费凭证、对方不良嗜好证明(如行政处罚决定书)。
三、诉讼程序关键
1. 管辖法院:原则上在被告户籍地起诉,长期居住地需提供居住满一年的暂住证。
2. 诉前调解:法院必经程序,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强制效力。
3. 一审周期:简易程序3个月,普通程序6个月,涉及财产评估等情形可能延长。
四、特殊情形处理
1. 涉外离婚:境外结婚证需经使馆认证,外国判决需中级法院申请承认。
2. 保护:非军人方起诉需军人同意,重大过错除外。
3. 彩礼返还:符合《婚姻家庭编解释》第5条三种情形(未登记、登记未同居、婚前给付致生活困难)可主张。
五、风险防范建议
1. 财产保全:起诉同时可申请冻结账户、查封房产,需提供30%保证金。
2. 恶意负债防范:婚内单方大额借款未用于家庭生活的,可主张不属共同债务。
3. 判决执行风险:对方转移财产的,可追究拒执罪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延伸:
离婚经济补偿:《民法典》第1088条明确家务劳动补偿制度,需在离婚时主动主张。
婚内协议效力:忠诚协议部分条款可能无效,财产约定需明确具体财产归属。
诉讼策略上建议根据“感情破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三层逻辑准备材料,必要时引入家事调查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辅助。法院近年注重家事审判改革,可通过情感修复期、离婚冷静期等程序争取有利结果。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