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签订五年劳务合同需遵循以下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涵盖法律、条款及实务细节:
1. 合同双方资质确认
雇主资质:新加坡公司需持有有效营业执照(如EP、SPass等准证担保资格),部分行业(如建筑、造船)需取得人力部(MOM)的外籍劳工配额批准。
雇员资格:外籍员工需满足职位对应的学历、工作经验要求,并通过雇主申请工作准证(如Employment Pass、S Pass或Work Permit)。
2. 合同核心条款
工作内容与地点:明确职位、职责、工作地点(如涉及项目外派需注明)。
合同期限:五年为固定期限合同(Fixed-Term Contract),需注明起止日期。根据《新加坡雇佣法案》,连续工作两年后可视为无固定期限合同,雇主终止合同需合理通知或赔偿。
薪资与福利:
- 基本工资(按月支付,需不低于准证最低要求,如EP月薪通常≥5,000新元)。
- 加班费(适用Work Permit持有者,按1.5倍时薪计算)。
- 年度奖金(如第13薪)、医疗保险、年假(通常7-14天,逐年递增)等。
工作时间与休假:标准为每周44小时,超出部分算加班;法定假期11天,病假按服务年限计算(如每年14天带薪病假)。
3. 终止条款
提前解约:双方需提前通知(通常1-3个月,或按合同约定),违约方可能需支付赔偿金(如剩余合同期工资的等价补偿)。
不可抗力条款:如疫情、政策变动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可协商解除。
4. 法律与税务合规
CPF公积金:新加坡公民/PR由雇主缴纳17%CPF,外籍员工通常不适用,但需明确税务责任(如海外收入免税,本地收入按累进税率0%-22%申报)。
争议解决:约定适用新加坡法律,争议可提交人力部或法院诉讼。
5. 附加注意事项
试用期:通常3-6个月,期间解约通知期较短(如1周)。
竞业限制:若涉及行业保密条款,需明确范围及时限(新加坡法院通常支持合理限制)。
续签与PR申请:五年期满后,续签需重新申请准证;持有EP满2年可申请PR,但需雇主支持。
建议签约前通过新加坡人力部官网([www.mom.gov.sg](https://www.mom.gov.sg))核对最新政策,或聘请当地劳工律师审核合同条款,避免隐性风险。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