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刑罚 >> 百科详情

假释期间发现漏罪怎么判

2024-06-14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8508浏览

假释期间发现漏罪的处理方式,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是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

假释期间发现漏罪怎么判

1. 违反假释条件的情况下发现漏罪

如果被假释人在假释期间违反了假释条件,比如再次犯罪或者未按时报告,监狱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情况申请撤销假释,将其收回执行剩余刑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法院在处理违反假释条件的案件时发现被假释人还有未判处的其他犯罪行为,通常会一并判处。

具体来说,法院可以对被假释人重新进行审理,并对其之前未判处的罪名依法作出裁决。比如,被假释人在假释期间因盗窃罪被发现并撤销假释,但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又发现他还有一起故意伤害罪未被判处,那么法院就可以对这起故意伤害罪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将其刑期并入原判刑期执行。

2. 假释期满后发现漏罪

如果被假释人在假释期满后,监狱管理机构或者其他执法部门发现其在假释期间还有其他未判处的犯罪行为,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如果被假释人已经完成假释期,重新犯罪后被发现漏罪,则应当依法对新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和判决。至于之前未被判处的其他罪名,在新的案件审理过程中也可以一并查清并判决。不过,这种情况下不能再重新执行原判刑期,而只能对新的犯罪行为依法作出判决。

但如果发现被假释人在假释期间还有其他重大犯罪行为未被判处,且对社会危害性很大,监狱管理机构经审慎研究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假释期限,以便对被假释人进行进一步审查和处理。法院在接到申请后,如果认为情况属实,可以作出延长被假释人假释期的裁决。

3. 对漏罪的处理

无论是在假释期间还是假释期满后发现被假释人有其他漏罪,一旦查实,都应当依法予以审理和判决。对于这些未被判处的犯罪行为,应当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等因素,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作出判决。

通常情况下,法院在审理漏罪时,会考虑被告人在之前案件中所受刑罚,并予以适当考虑。也就是说,法院在对漏罪作出判决时,可能会对刑期适当从轻处理。但如果发现被告人在假释期间还有其他严重犯罪行为,法院可以对其从重判处。

总的来说,假释期间发现漏罪的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在违反假释条件的情况下发现,通常会一并进行审理和判决;如果是在假释期满后发现,则主要针对新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但仍可能对之前漏罪一并处理。无论哪种情况,都应当依法公平、公正地进行处理。

文章标签:漏罪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起诉离婚与缓刑属于完全不同的法律范畴,涉及不同的法律程序和法律后果,二者无直接关联。以下是具体分析:1. 离婚诉讼的审理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民事诉讼法》,普通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通常在3至
    2025-08-03 9505浏览
  • 在中国刑法中,的认定主要依据《刑法》第六十五条和第六十六条,与单次刑事拘留的时长无直接关系,而是关注前罪与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情况及时间间隔。具体要点如下:1. 普通 - 前罪与后罪均必须是故意犯罪。 - 前
    2025-08-03 7995浏览
  • 全球多数国家未对酒驾行为设置死刑,但法律体系和处罚力度差异显著。以下是部分典型案例和扩展分析:1. 美国 各州法律不同,但均无酒驾死刑。加州等州对致死性酒驾可能判二级谋杀罪,最高可处终身监禁。得州等则规定
    2025-08-02 4821浏览
  • 谭蓓蓓未被判处死刑的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法律、证据和社会因素,需结合具体案情和中国刑法体系综合分析。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量点:1. 法律适用与构成要件 根据中国《刑法》第232条,故意罪可判处死刑,但需满足"情节极
    2025-08-02 9627浏览
  • 栏目推荐
  • 在中国刑法体系中,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的罪犯能否减刑及减刑幅度需综合多项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判断,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减刑的基本条件(《刑法》第78条)1. 执行刑期门槛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
    2025-07-27 8241浏览
  • 贿赂罪通常被认定为共同犯罪,是因为其实施过程涉及行贿人与受贿人双方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犯罪行为,符合刑法同犯罪的基本要件。具体原因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 共同故意 贿赂罪的成立以行贿方与受贿方存在双向故意
    2025-07-27 7697浏览
  • 刑法中减轻处罚是指司法机关在定罪量刑时,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行为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等因素,依法对犯罪分子从轻或减轻刑事处罚的制度。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减轻处罚是实现
    2025-07-27 3675浏览
  • 栏目热点
  • 在中国刑法中,有期徒刑的年龄与执行问题主要涉及刑事责任年龄、刑罚执行的特殊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条款。以下是详细分析:1. 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 - 完全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以上的自然人需对全部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 怎么犯人减刑罚金

    查看详情

    怎么犯人减刑罚金
  • 共同犯罪先诉是什么意思

    查看详情

    共同犯罪先诉是什么意思
  • 全站推荐
  • 根据中国《刑法》《监狱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浙江省监狱罪犯减刑需满足以下条件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法律条件1. 有期徒刑罪犯 - 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方可首次申请减刑(
    2025-08-14 3205浏览
  • 第二次诉讼离婚的审理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为3至6个月,但具体时长可能因案件复杂程度、法院排期、调解程序等而延长。以下是影响审理时间的关键因素及相关法律要点:1. 诉讼程序阶段 - 立案审查:法院收到起诉材
    2025-08-14 3811浏览
  • 著作权的归属可以通过约定进行调整,但需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下是关于著作权约定归属的具体分析及相关扩展: 一、约定归属的法律依据1.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 明确规定著作权通
    2025-08-14 172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