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期间发现漏罪的处理方式,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是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
1. 违反假释条件的情况下发现漏罪
如果被假释人在假释期间违反了假释条件,比如再次犯罪或者未按时报告,监狱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情况申请撤销假释,将其收回执行剩余刑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法院在处理违反假释条件的案件时发现被假释人还有未判处的其他犯罪行为,通常会一并判处。
具体来说,法院可以对被假释人重新进行审理,并对其之前未判处的罪名依法作出裁决。比如,被假释人在假释期间因盗窃罪被发现并撤销假释,但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又发现他还有一起故意伤害罪未被判处,那么法院就可以对这起故意伤害罪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将其刑期并入原判刑期执行。
2. 假释期满后发现漏罪
如果被假释人在假释期满后,监狱管理机构或者其他执法部门发现其在假释期间还有其他未判处的犯罪行为,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如果被假释人已经完成假释期,重新犯罪后被发现漏罪,则应当依法对新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和判决。至于之前未被判处的其他罪名,在新的案件审理过程中也可以一并查清并判决。不过,这种情况下不能再重新执行原判刑期,而只能对新的犯罪行为依法作出判决。
但如果发现被假释人在假释期间还有其他重大犯罪行为未被判处,且对社会危害性很大,监狱管理机构经审慎研究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假释期限,以便对被假释人进行进一步审查和处理。法院在接到申请后,如果认为情况属实,可以作出延长被假释人假释期的裁决。
3. 对漏罪的处理
无论是在假释期间还是假释期满后发现被假释人有其他漏罪,一旦查实,都应当依法予以审理和判决。对于这些未被判处的犯罪行为,应当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等因素,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作出判决。
通常情况下,法院在审理漏罪时,会考虑被告人在之前案件中所受刑罚,并予以适当考虑。也就是说,法院在对漏罪作出判决时,可能会对刑期适当从轻处理。但如果发现被告人在假释期间还有其他严重犯罪行为,法院可以对其从重判处。
总的来说,假释期间发现漏罪的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在违反假释条件的情况下发现,通常会一并进行审理和判决;如果是在假释期满后发现,则主要针对新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但仍可能对之前漏罪一并处理。无论哪种情况,都应当依法公平、公正地进行处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