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犯罪形态是指犯罪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粗糙性和急躁性,缺乏周密计划和精细执行。具有以下特点:
1. 预谋性不强。犯罪分子对犯罪行为缺乏充分的预谋和准备,犯罪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偶发性和冲动性。犯罪分子大多处于一时冲动状态,缺乏深思熟虑。
2. 犯罪手段简单粗暴。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时通常使用较为简单的工具或手段,如直接使用武器、暴力等粗暴手段,缺乏隐秘性和巧妙性。
3. 犯罪过程混乱无序。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时通常缺乏周密的计划和组织,犯罪过程表现出一定的混乱和无序状态,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
4. 证据留存较多。由于犯罪分子缺乏周密的犯罪计划和隐蔽性,在犯罪过程中通常会留下较多的可供调查取证的证据痕迹,为侦件提供了重要线索。
5. 犯罪行为容易被发现。由于缺乏隐蔽性和精细策划,粗糙犯罪形态下的犯罪行为很容易被发现和识破,犯罪分子被抓获的风险较高。
这种粗糙犯罪形态通常出现在一些非职业性质的犯罪分子,如部分普通刑事犯罪、冲动性犯罪等。这类犯罪分子大多心智不成熟、缺乏犯罪经验,行为表现出一定的急躁性和激进性。从犯罪预防的角度看,针对这类犯罪形态,执法部门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打击措施,如加大对日常生活中突发性冲突事件的巡查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同时加大对未成年人和边缘人群的教育矫治力度等。对于已经发生的粗糙犯罪,执法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现场遗留的证据痕迹,开展侦查取证工作,尽快破获案件,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
总之,粗糙犯罪形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犯罪类型,其特点是预谋性不强、手段简单粗暴、过程混乱无序,容易留下大量可供调查取证的证据痕迹。这种犯罪形态给执法部门的打击和预防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需要警方运用多种手段,既要加常巡查防控,又要充分利用现场证据进行深入侦查,同时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教育矫治力度,综合施策才能有效遏制这类犯罪行为的发生。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