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以上人以团结的精神和合谋的方式共同实施犯罪行为,既包括共同,也包括共同从犯。共同犯罪犯罪的结果与个人犯罪行为相比较,其危害性更大、社会危害更为严重,因而被法律界视为刑法中的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可分为共同犯罪和共同从犯罪。
1. 共同犯罪
(1)共同:指两个或以上的犯罪主体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在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具有相同犯罪动机和故意。共同的犯罪行为,要求两名或以上犯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犯罪故意和行动的互相协调,这种协调不一定需要多名犯罪人同时作出贡献,也可以是先后交替的贡献,但确保其行为具有完整的协助关系。
(2)共同犯罪的追诉期:追诉期限是按照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由刑法规定的可以追诉的最长期限。对于合谋犯罪,其追诉期从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如共同表现出最终完工行为,追诉期限从完工行为之日至限期届满计算。如合谋但未实施犯罪的行为,其追诉期从犯罪的计划终止之日起计算。
2. 共同从犯罪
共同从犯罪是指在共同的主导下,其他人在犯罪行为中为其提供帮助、支持或者为其犯罪行为提供条件的犯罪行为。共同从犯的犯罪行为既可以是对共同犯罪的时过境迁,在隐藏证据、逃避追捕过程中给予帮助,也可以是在准备共同犯罪犯罪中为其提供信息、场地以及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提供财物、工具等支持。
共同从犯有时会受到共同的欺骗或故意误导,但是这种情况下,因其犯罪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性和危险程度不同,法律作出的判断应该根据各自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仅仅是追从或者是实际共同制定犯罪计划者。
三、共同犯罪的认定
在刑法实践中,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
1. 共同犯罪同一时间
在共同犯罪中,只要两个及以上的人在同一时间内参与犯罪行为,就可以认定其为共同犯罪。
2. 协同犯罪
协同犯罪是指多个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存在完全协调的关系,即彼此协调配合完成犯罪行为,如开锁、押运、包藏在犯罪中起到重要作用就可以认定为协同犯罪。
3. 同谋犯罪
同谋犯罪是指多个不同的犯罪人为实现犯罪目的先行达成共识,但是没有实际到实际共同制定或者实施犯罪行为。
总之,共同犯罪包括共同和共同从犯,对于犯罪人,如果对其犯罪行为没有实际行动,仅有共同犯罪的故意,也被认定为参与共同犯罪。欲对共同犯罪定罪,需要充分参考犯罪人的人数、区别作用以及故意行为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判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