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财物是指犯罪分子犯罪活动中获得的财物,包括非法所得、赃物以及作为犯罪工具的物品,例如冻品、、盗窃财物等。对于单位犯罪财物如何处理,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下文将从法律法规、处理程序以及处理方式三个方面阐述单位犯罪财物的处理。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关于单位犯罪财物的处理,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单位犯罪,可以对单位处以罚金、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财物、关闭网站等直接关联的设施、责令公开赔偿或者赔礼道歉等直接关联的单位处罚;对单位的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追缴、冻结、扣押、查封犯罪所得、赃款赃物和财物,依照本法规定处理。”同时,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赃款赃物和财物应当依法归案、鉴定或评估、公示,如有合法来源应当及时返还;如有违法来源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处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处罚单位时,可以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可以没收非法财物,可以并处罚款。”同时,第四十五条规定:“处罚单位的行政处罚,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并可以处罚款和没收非法财物。”另外,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可以在行政处罚的决定中指定单位犯罪财物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罚款。
二、处理程序
1、侦查取证
侦查机关需要全面收集涉案单位的相关财务资料、统计报表、账册等证据材料,查明犯罪的具体事实和犯罪人员的身份信息,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有力的证据。
2、移交司法机关
侦查机关依法立案并完成侦查工作后,将全部材料移交给向济法机关处理。向济法机关需要对单位犯罪行为进行审查,如果事实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对犯罪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
3、没收违法所得或财物
依照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将认定的违法所得或赃物归案、鉴定或评估、公示,如有合法来源应及时返还,如有违法来源的,应依照法律规定予以处理。对于能够返还的赃物可以返还,不能返还则要没收。
4、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关闭网站等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相关规定,对单位直接关联的设施可以采取关闭措施,对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处理方式
1、罚金
对于单位犯罪,可以对单位处以罚金,罚金数额的大小一般要根据其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其所得收益大小等进行综合考虑。罚款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式,通过罚款可以达到提醒单位近期行为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补偿社会受到的直接经济损失。
2、没收财物
对于单位犯罪所得的非法财物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进行没收,这种处理方式既可以起到惩罚作用,也可以打击犯罪活动效果。
3、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关闭网站等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相关规定,对于单位直接关联的设施可以采取关闭措施,对于责任人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此类处理方式能够直接打击犯罪行为及其影响,同时起到震慑其他单位犯罪的效果。
4、其他措施
对于某些特定的犯罪行为,还需要采取其他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对于案件需要对涉案的货物进行销毁;对于销冒伪劣商品的案件需要对毁坏商品进行处理等。
总之,对于单位犯罪财物的处理,需要依据犯罪的具体情况,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侦查取证和审查认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还要考虑处理效果及社会效益等因素。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