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未成年人是指在犯罪中与其他犯罪未成年人或成年人合谋、配合或者共同实施犯罪的未成年人。针对这类犯罪未成年人,法律规定了两种情况,即情节轻微和情节较重。
情节轻微的共同犯罪未成年人,是指在犯罪中未实施主要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这类犯罪未成年人的行为虽然涉及犯罪,但其犯罪行为并不构成犯罪主体。因此,对于这类犯罪未成年人,法律规定可以减轻其处罚。在判决时,法院会考虑该未成年人的年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等情况,给予适当的减轻处罚。比如可以进行教育和感化等措施,或是对其青少年犯罪记录进行注销等。
情节较重的共同犯罪未成年人,是指在犯罪中实施主要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这类犯罪未成年人的行为构成了犯罪主体,其行为与成年人的犯罪相近。在判决时,法院会依法认定犯罪事实和罪责,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同时,还应将其送到少年监狱等专门的少年感化教育机构,对其进行心理矫治和教育。
无论共同犯罪未成年人是情节轻微还是情节较重,都应该注重教育和感化,以帮助其重新回归社会、改正错误、接受治疗和教育。同时,家长、社会机构、学校等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关注这类犯罪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人际交往等情况,尽力避免其陷入犯罪圈,同时帮助其积极回归社会,实现社会融入和自我成长。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