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贷是一种以非法高利贷为手段,通过欺骗、胁迫等手段向借款人放贷,并以极高的利息、违法的催收手段等手段获取利润的犯罪活动。其犯罪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欺诈手段:套路贷常常通过虚假广告、夸大宣传等手段吸引受害人借款,宣称利率低、审批快、无需抵押等诱骗手段,但实际放贷后却收取高额利息,甚至频繁变动利率或收取各种杂费,使借款人陷入无法偿还的困境。
2. 高利息借贷:套路贷通常以高额的利息作为诱饵,吸引借款人借贷,但实际利率往往远高于法定利率上限,甚至达到天文数字,借款人很难偿还,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3. 威胁胁迫:套路贷集团常常利用暴力、恐吓等手段威胁借款人及其家人,逼迫其偿还债务,甚至对借款人进行人身伤害,造成极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4. 非法收取高额“服务费”:套路贷在放贷过程中往往会非法收取各种名目繁多的“服务费”或“保证金”,并以此为借口增加借款人的负担,加重其还款压力。
5. 虚构法律程序:一些套路贷团伙会伪造法律文书,冒充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以“法律途径”威胁借款人,迫使其偿还债务,实施非法的法律程序。
6. 非法扣押财物:套路贷团伙常常会非法扣押借款人的财物,如、银行卡、房产证等,以此威胁、胁迫借款人还款,甚至通过售卖或转让这些财物来获取非法利益。
7. 跨境作案:一些套路贷团伙可能利用跨境支付、虚拟货币等技术手段,进行跨境作案,使得打击和追查难度增加,对于国际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 网络犯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套路贷犯罪活动也常常通过网络进行,利用虚拟货币、网络支付等手段进行资金流转,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套路贷犯罪形态的多样化和隐蔽性使得打击和防范工作异常艰巨,需要综合运用刑事打击、金融监管、舆论引导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套路贷犯罪活动的打击和惩治,保护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