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和玩忽职守罪均为公职人员违法犯罪行为,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下面将从概念、性质、构成要件、危害后果、主体特征以及处罚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并说明如何区分这两种犯罪。
一、概念:
1. 渎职罪:渎职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之便,不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行为。主要是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致使公职人员未能认真完成职责使其应当保障的法律利益受到侵害的违法犯罪行为。
2. 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因故意或麻痹大意等原因,导致职务失职、怠工或者滥用职权等行为,严重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并构成犯罪的行为。
二、性质:
1. 渎职罪是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违法犯罪的具体表现,是公职人员侵害职务利益的一种犯罪行为。
2. 玩忽职守罪是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的犯罪行为,是对公职人员应尽职责的一种不负责行为。
三、构成要件:
1. 渎职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行为和客观方面的违法情形、危害后果。公职人员必须是主观有意违反法律法规或侵害职务利益的,同时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产生了违法违规的行为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后果。
2. 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或麻痹大意行为和客观方面的职务失职、怠工或滥用职权行为,且必须达到构成犯罪的程度,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严重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
四、危害后果:
1. 渎职罪的危害后果主要是对职务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损害。
2. 玩忽职守罪的危害后果主要涉及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严重侵害。
五、主体特征:
1. 渎职罪的主体一般是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违规。
2.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一般也是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因故意或麻痹大意等原因导致的犯罪行为。
六、处罚措施:
1. 渎职罪的处罚一般由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通常采取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方式进行处理。
2. 玩忽职守罪的处罚同样由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
综上所述,渎职罪和玩忽职守罪虽然都是公职人员违法犯罪行为,但两者的表现形式、构成要件、危害后果、主体特征以及处罚措施存在一定的区别。渎职罪主要是从职权行使的违法行为中来看,玩忽职守罪则主要是从对职责的不负责任表现来看。在具体判断时,需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便做出正确的认定和处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