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刑罚 >> 百科详情

怎么看待谭明明未判死刑

2024-04-21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8038浏览

谭明明是山东省潍坊市人,因杀害两名女童被捕并最终定性为故意罪。该案不仅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还涉及到了死刑与人道主义的争议。对于谭明明未被判死刑的情况,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以下,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思考,带领大家从不同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怎么看待谭明明未判死刑

1. 从法律角度看待谭明明未判死刑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待谭明明未被判死刑,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1)有无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抢劫、勒索、犯罪、贩卖人口犯罪、绑架、拐卖妇女儿童、放火、爆炸、投毒、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严重暴力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

对于故意罪,死刑并非强制性的刑罚,裁判机关应当依据具体情况予以量刑。在本案中,虽然谭明明杀害了两名无辜的女童,但从法律角度来说,如果法庭认为其行为情节轻微,不能构成“情节特别严重”,那么就不能判处死刑。

(2)是否有自首情节

《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人,可以从宽处理。”

在本案中,谭明明的自首行为确实对其量刑结果产生了影响。这一点在庭审中也得到了确认。但是,因为自首行为只是量刑情节,而不是判决依据,所以不能说谭明明因自首获得了免除死刑的“奖励”。

(3)是否有情节酌定

《刑法》第62条规定:“对于情节较轻的犯罪,轻处或者减轻处罚;对于情节较重的犯罪,从重处罚。”

在本案中,谭明明的行为虽然极其恶劣,但他的年纪较轻,可能存在较大的改造可能,且他在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因此,法庭可能会进行情节酌定,对其从轻量刑。

综上所述,谭明明未被判死刑,从法律角度上来说是有合理依据的。

2. 从道德角度看待谭明明未判死刑

除了法律层面,道德层面也是我们可以关注的一个方面。那么,在道德方面,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谭明明未被判死刑?

(1)关注罪犯思想与行为改变

对于判决结果,我们可以关注谭明明是否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罪行,是否愿意接受相应的惩罚,并是否有积极的改造意愿。如果他能够确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参与到改造中来,那么未被判死刑反而有利于他的改造和转变。

(2)重视人道主义

如果仅仅因为犯罪行为极其恶劣而把死刑当做唯一的选择,那么很可能会违背人道主义。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谭明明是一个年轻的少年,如果直接判处死刑,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多暴力、残酷的刺激,使其很难得到恰当的教育和改造。在人道主义方面,未被判死刑可能更符合人性化、文明化的观念。

3. 从人类本质角度看待谭明明未判死刑

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从人类本质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死刑与生命的关系。一方面,对于谭明明的罪行,我们应该强烈谴责,但是另一方面,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

(1)人类本质中的恶

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中,犯罪行为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极度的报复呢?从人类本质来说,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恶”,因此,我们不能完全否定罪犯的人性,而是需要采取综合性、人文性的判决方案来应对这种复杂的人性问题。

(2)尊重生命的价值

作为一个文明的社会,我们应当遵循道德法则,尊重人间万物的价值和尊严。由于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更加珍视每一个生命,同时,尽力减少由于犯罪所引发的人类伤害,保护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最后,关于谭明明未被判死刑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思考。虽然判决结果不能完全取悦所有人,但是,我们应该采用一种平衡的态度来面对这一问题,以更具人性的方式,来处理他人行为的善恶。

文章标签:谭明明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网络欺凌行为涉及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可能构成犯罪。具体罪名及量刑取决于情节严重程度,如涉及侮辱、诽谤等可构成侵犯公民名誉权等罪名。若导致受害人心理受创或名誉受损,处罚可能更重。因此,网络欺凌行为需承担
    2025-04-20 4462浏览
  • 单位行贿罪缓刑的原因在于其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犯罪后的表现等因素综合考虑。行贿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且没有再犯罪风险的企业,可能被判处缓刑。此外,对单位行贿罪适用缓刑有助于实现法律的宽严相济,鼓励
    2025-04-19 行贿罪 6781浏览
  • 对于无期徒刑的价值或相当于多少钱这一问题,无法给出确切答案。因为无期徒刑是法律上的刑罚,其价值和意义不能简单地与经济金额相对应。每一个司法案件都有其独特的情况和判决依据,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无法
    2025-04-18 8978浏览
  • 判决死刑后,执行时间并不固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最高法院审核、复核时间,判决后被告人上诉或申诉处理情况等。一旦复核通过并下达执行命令,通常在接到命令后的一到两周内执行死刑。具体的执行时间还应结合实
    2025-04-18 死刑 5153浏览
  • 栏目推荐
  • 共同犯罪中犯罪形态的认定是根据各犯罪参与者在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来确定的。包括、从犯、胁从犯等形态。具体认定需结合案情,由司法机关根据证据依法判断。各共同犯罪人因其参与犯罪的方式、作用不同
    2025-04-07 形态 7503浏览
  • 刑法涉及多个专业法学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刑法学、犯罪学、刑事侦查学、刑事证据学、犯罪心理学等。这些专业法学领域共同构成了刑法体系,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提供了法律支撑。如需深入了解,可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法
    2025-04-07 刑法 8858浏览
  • 死刑与有期徒刑是两种不同的刑罚,无法直接转换。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剥夺人的生命安全;而有期徒刑是限制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有一定的期限。因此,死刑并不能等同于有期徒刑多少年。两者性质不同,无法转换。
    2025-04-07 死刑 3578浏览
  • 栏目热点
  • 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针对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一些有名的死刑案例包括美国的“世纪审判”辛普森案,英国著名的毒理学博士丹尼尔·琼斯滥用药物致死案等。在中国,也有许多备受关注的死刑案例,如“黑砖窑奴工案”、“
  • 最残暴的死刑是什么罪行

    查看详情

    最残暴的死刑是什么罪行
  • 洗钱共同犯罪审判案件有哪些

    查看详情

    洗钱共同犯罪审判案件有哪些
  • 全站推荐
  • 服装不受著作权保护主要是因为其设计元素如形状、图案等难以构成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著作权法保护的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而服装作为实用艺术品,其设计需满足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性。因此,
    2025-04-26 7841浏览
  • 遇到合同诈骗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首先,保留相关证据,如合同、交流记录等。然后,向警方报案,详细陈述事实。同时,咨询律师寻求法律建议,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在后续处理中,保持与警方和律师的沟通,积极
    2025-04-26 7180浏览
  • 劳动仲裁适用于解决劳动争议,包括因劳动合同签订、履行、解除或终止而产生的争议,以及因工作时间、社保福利、劳动报酬、辞职或辞退等引发的争议。具体可申请劳动仲裁的情形包括:劳动合同纠纷、开除、辞退纠纷、工
    2025-04-26 6893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