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了解,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中止犯罪未遂
在共同犯罪中,如果参与者中有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退出或主动放弃实施犯罪,而其他人继续实施犯罪,那么这种情况下,主动退出或放弃实施犯罪的人不构成共同犯罪。这是因为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参与人员之间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而该参与人员已经主动放弃了共同的犯罪目的,故不成立共同犯罪。
2. 一方担任从犯或帮助犯
在共同犯罪中,如果参与者中有人只起到从犯或帮助犯的作用,而未直接参与主要犯罪行为的实施,那么这种情况下,该从犯或帮助犯也不会构成共同犯罪。这是因为共同犯罪要求参与人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而从犯或帮助犯并未直接参与主要犯罪行为,故不构成共同犯罪。
3. 过错程度不同
在共同犯罪中,如果参与者之间在主观过错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一方存在故意,而另一方只有过失,那么这种情况下,过错程度较轻的一方也不会构成共同犯罪。这是因为共同犯罪要求参与人员之间具有相同的主观过错程度,而该参与人员的过错程度与其他人存在明显差异,故不成立共同犯罪。
4. 犯罪形态不同
在共同犯罪中,如果参与者之间实施的具体犯罪形态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一方实施故意,而另一方实施过失伤害,那么这种情况下,实施不同犯罪形态的参与人员也不会构成共同犯罪。这是因为共同犯罪要求参与人员之间实施的具体犯罪形态存在一致性,而该参与人员实施的犯罪形态与其他人存在明显差异,故不成立共同犯罪。
5. 客观条件存在差异
在共同犯罪中,如果参与者之间所处的客观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一方处于不能抗拒的威胁之下参与,而另一方不存在此种情况,那么这种情况下,所处客观条件存在差异的参与人员也不会构成共同犯罪。这是因为共同犯罪要求参与人员之间处于相同的客观条件,而该参与人员所处的客观条件与其他人存在明显差异,故不成立共同犯罪。
以上这些情况都不会成立共同犯罪,这主要是因为共同犯罪要求参与人员之间在主观故意、实施行为、过错程度、犯罪形态以及客观条件等方面存在一致性,只有在这些要素都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才能构成共同犯罪。如果参与人员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则不会构成共同犯罪。当然,这些情况的具体认定还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事实和法律分析。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