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共同犯罪谋而未行算什么

2025-08-28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9849浏览

共同犯罪中“谋而未行”是指多人共同策划实施犯罪行为,但尚未实际着手实行的情况。根据中国刑法及相关理论,其法律性质和处理方式如下:

共同犯罪谋而未行算什么

1. 法律定性

根据《刑法》第22条,犯罪预备是指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共同犯罪中的“谋而未行”属于犯罪预备的范畴。若参与人仅停留在犯意表示阶段(如口头商议但无具体行动),一般不构成犯罪;但若存在实质性准备(如制定计划、分工、准备工具等),则可能被认定为犯罪预备。

2. 构成要件

共同故意:参与者需对犯罪有明确合意,且明知共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预备行为:需有具体行为表现,如踩点、筹集资金、伪件等。仅有口头商议不能定罪。

未着手实行:犯罪尚处于预备阶段,未进入实行阶段(如抢劫中尚未实施暴力行为)。

3. 刑事责任

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刑法》第22条)。

与从犯区分:主导策划者可能承担较重责任,被动参与者可能减轻处罚。

4. 司法实践中的难点

证据标准:需证明“谋”的内容具有刑事违法性,且参与者有明确实行犯罪的意图。

中止情形:若部分人主动放弃并阻止行为,可能成立犯罪中止,免除或减轻处罚。

5. 扩展知识:与非共同犯罪的区别

单独犯罪的“谋而未行”仅涉及个人责任,而共同犯罪中,一人着手实行即可能使全部参与者进入实行阶段(如甲按计划望风,乙已实施盗窃,则全体构成盗窃既遂)。

6. 特殊罪名的影响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等重大犯罪,即使处于预备阶段也可能独立定罪(如《刑法》第120条之二“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

综上,“谋而未行”在共同犯罪中需结合具体行为、故意内容及刑法分则规定综合判断,其法律后果取决于预备行为的性质、危害性及司法裁量。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共同犯罪上诉状是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对一审判决不服,依法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的法律文书。上诉状的核心在于针对一审判决在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或量刑等方面的错误进行辩驳,并结合共同犯罪的特殊性(如主从
    2025-08-27 8192浏览
  • 记忆犯罪构成需要结合刑法理论与逻辑结构,系统化分类和理解。以下是详细的记忆方法与扩展知识: 一、犯罪构成的四要件体系(中国刑法通说)1. 犯罪客体 - 定义: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或法益(如生命权、财产权、公共安
    2025-08-26 9771浏览
  • 单位犯罪的处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具体处理涉及以下方面: 1. 双罚制原则 - 对单位的处罚:判处罚金,罚金数额根据犯罪情节、危害程度及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无固定上限,但需符合比例原
    2025-08-26 7079浏览
  • 以下是一些荒诞离奇的共同犯罪案例,兼具法律层面的特殊性和黑色幽默效果,部分案件甚至成为刑法课堂的经典教学案例:1. "职业碰瓷团"的魔幻操作(北京朝阳区案)犯罪团伙分工:有人专门摔倒、有人假扮路人作证、有人负
    2025-08-25 6161浏览
  • 栏目推荐
  • 轻伤共同犯罪的处理需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核心在于区分主从犯、主观故意、参与程度及损害结果等因素,具体处理如下:1. 责任划分与主从犯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至二十七条,共同犯罪中需区分与从犯。
    2025-08-03 7973浏览
  • 《刑法一本通》的版本更新与使用周期需结合立法动态、司法实践及出版计划综合考量。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版本更新频率1. 立法修正驱动更新 刑法典的修正案直接决定更新必要性。我国现行刑法自1997年修订后,已通过11
    2025-08-03 3011浏览
  • 起诉离婚与缓刑属于完全不同的法律范畴,涉及不同的法律程序和法律后果,二者无直接关联。以下是具体分析:1. 离婚诉讼的审理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民事诉讼法》,普通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通常在3至
    2025-08-03 9505浏览
  • 栏目热点
  • 在中国,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一定刑期后,符合法定条件时,经司法机关批准暂予提前释放的制度。申请假释需严格按照《刑法》《监狱法》及《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执行,以下是具体流程和注意
  • 五院四系中哪个刑法最好

    查看详情

    五院四系中哪个刑法最好
  • 父亲醉驾判了缓刑怎么办

    查看详情

    父亲醉驾判了缓刑怎么办
  • 全站推荐
  • 在设计中运用专利法保护创新成果,需综合考量法律策略与技术特征的结合,以下是关键要点及扩展分析:1. 明确专利保护类型选择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设计可能涉及三种专利: 发明专利:保护产品或方法的创新技术方案
    2025-08-05 9886浏览
  • 耕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涉及法律程序和实践操作,需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处理。以下是具体解决路径和相关法律要点: 一、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1. 协商调解 - 优先通过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或
    2025-08-05 8864浏览
  • 中国的劳动局(现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处理劳资纠纷方面承担重要职能,以下从法律依据、常见纠纷类型和解决机制等方面展开说明:1. 法律框架 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规,劳动局对劳资纠
    2025-08-05 5639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