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担保人是指在被假释人员获得假释期间,为其提供担保并监督其行为的自然人。担保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 年龄与民事行为能力
担保人必须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且未被剥夺政治权利或限制人身自由。
2. 固定住所与稳定收入
担保人需在被假释人员居住地有固定住所(如房产或长期租赁证明),并能提供稳定的经济收入证明(如工资流水、纳税记录等),以确保具备监督和协助被假释人生活的经济能力。
3. 无犯罪记录
担保人需无刑事犯罪记录,尤其是未参与与被假释案件相关的违法行为,且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4. 亲属或密切关系优先
担保人通常须为被假释人的直系亲属(如父母、配偶、成年子女)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人员(如长期同事、朋友),需提供关系证明(户口本、居委会证明等)。
5. 自愿承担担保责任
担保人需书面承诺自愿履行监督义务,包括确保被假释人遵守法律法规、定期向执行机关报告情况,并承担被假释人脱管或再犯罪时的连带责任(如罚款或司法追究)。
6. 身体与时间条件
担保人需具备履行监督职责的身体条件,并能投入必要时间进行日常监管(如陪同参加司法活动、协助就业等)。
7. 本地户籍或长期居住证明
部分地区的司法部门要求担保人具有本地户籍,或能提供连续居住满1年以上的居住证等证明,以方便监管。
扩展知识:
担保人需签署《假释担保书》,明确具体责任。若被假释人违反规定(如脱逃、再犯罪),担保人可能面临警告、罚款,甚至被追究包庇罪。
司法机关会评估担保人的信用记录和社会评价,若存在、吸毒等不良记录,可能取消资格。
部分地区允许单位或社会组织担任担保人,但需具备法人资格和监管能力。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