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知识产权法 >> 专利法 >> 百科详情

新专利法实施细则你知多少

2024-03-10 知识产权法 责编:爱法小站 217浏览

新《专利法实施细则》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细则共分为10章,共计147条。其中,对专利申请的要求、专利申请程序、专利权的获得与维持、专利权的运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以下是一些关键内容:

新专利法实施细则你知多少

1. 专利申请提交要求:专利申请人应当提交符合要求的专利申请文件,包括申请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摘要等内容。

2. 专利审查程序: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审查包括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3. 专利权保护期限:专利权的有效期从专利权授权日起计算,期限为20年。

4. 专利权的转让:专利权可以依法转让,转让应当在专利局登记。

5. 专利权的许可:专利权人可以依法将专利权许可给他人使用。

6. 专利权的实施:专利权人有权依法实施专利权,并由专利局查处侵权行为。

这些规定有助于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专业人士和申请人需要了解这些规定,以便更好地进行专利申请和维护工作。

文章标签:专利法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专利法是中国关于专利保护的重要法律。该法律经历了多次修改,以适应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最近的修改是在2020年进行的,主要涉及专利保护范围、专利申请和审查程序、专利权的限制和例外等方面。具体的修改时
    2025-04-23 专利法 1689浏览
  • 专利实施许可是否可以免费,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来说,专利权的许可使用需要支付一定费用,但也存在免费的情况,如免费许可、交叉许可等。此外,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可自行约定是否收费及收费标准。因此,是否免费需结
    2025-04-23 专利实施许可 3249浏览
  • 欧盟专利保护期根据不同类型的专利有所不同。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通常为自授权之日起的二十年,而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则较短,一般为五至十年不等。如需更详细的了解欧盟专利保护期的规定,建议咨询欧盟
    2025-04-22 专利 180浏览
  • 专利法第五条主要关于对外国人的专利申请进行规定。在中国,外国人若想要申请专利,需遵循一定原则。具体而言,这一条款是为了保护国内知识产权、技术发明等核心领域而设立的一项法律规定,意在明确不同情况下外国人
    2025-04-22 专利法 3457浏览
  • 栏目推荐
  • 商标法的总则是保护商标专用权,维护商标信誉,规范商标使用和管理,以促进经济发展。它要求商标注册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保护消费者权益,禁止恶意抢注、侵权假冒等行为。同时,鼓励创新,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维护良
    2025-04-09 商标 6950浏览
  • 是的,中国歌剧是受著作权保护的。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歌剧作为戏剧作品的一种,其著作权受到法律保护。无论是剧本、音乐、表演等方面,只要符合原创性要求,均可获得著作权的保护。这不仅保护了创作者的创
    2025-04-09 歌剧 7913浏览
  • 美国商标保护范围的期限是无限期,只要商标持有者按时进行续展和更新,商标就能得到持续保护。然而,每隔一段时间(通常为十年),商标持有者需要更新注册证并支付一定的费用来维持其商标权的有效性。一旦商标注册到
    2025-04-09 商标 6298浏览
  • 栏目热点
  • 软件著作权的归属确定主要依据创作者、开发者的贡献和投入。个人创作的软件,著作权归个人所有;合作开发的软件,著作权按合同约定归属,若无约定则共同享有。单位雇佣人员开发的软件,著作权一般归单位所有。具体归
  • 著作权法中规定的权利有哪些

    查看详情

    著作权法中规定的权利有哪些
  • 怎么转让专利项目

    查看详情

    怎么转让专利项目
  • 全站推荐
  • 关于子女支付赡养费的年限,法律并无明确规定。这取决于子女的经济能力、父母的生活需求以及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可协商决定赡养费金额和支付时间,如定期支付或一次性付清等。无法确定具体年限,但父母可要求
    2025-04-19 赡养费 4113浏览
  • 注册商标主要保护的是商标所有人的权益和品牌声誉。注册商标可以确保品牌在市场上受到法律保护,防止他人假冒或盗用商标,从而避免经济损失和品牌形象受损。同时,注册商标也是品牌认知度、信誉和质量的象征,有助于
    2025-04-19 商标 1646浏览
  • 买房合同签了却无效,原因可能包括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双方不具备购房资格或签订合同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此外,未按照法定流程签署或未加盖有效公章等也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具体情况需结合相关法律法
    2025-04-19 合同 7643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