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百科详情

商标法第十四条是什么

2024-04-03 知识产权法 责编:爱法小站 2714浏览

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了商标的注册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商标法第十四条是什么

商标法第十四条 商标的注册要求

商标注册申请人须符合本法第六条、第八条规定的主体资格条件,提出商标注册申请。商标注册申请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商标的图形、字样及其组合,以及颜色对比,具有显著性;

(二)商标应当具有显著性,能够用以区别货物或者服务来源;

(三)商标不应侵害他人在同一或类似商品上已经使用的注册商标权;

(四)商标不得欺骗公众,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五)商标不得以造成对与他人商标近似的可能性而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六)商标不得以含有国家机关的名称、国旗、国徽,或者歧视性词语,或者具有其他欺骗性、 等不适于注册为商标的情形为条件;

(七)商标不得与他人商标构成混淆。

根据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商标的注册要求如下:

1. 商标的图形、字样及其组合,以及颜色对比,必须具有显著性。

商标应当具有独特性、区别性和显著性,能够让消费者在众多商品或服务中很容易识别和辨认。商标的选择应当注重创意和个性化,以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商标应当具有显著性,能够用以区别货物或者服务来源。

商标是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区分不同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因此,商标应当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标识性,能够清晰地表明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和身份。

3. 商标不应侵犯他人在同一或类似商品上已经使用的注册商标权。

商标注册申请人在选择商标时,应当确保其所选择的商标不会与他人已注册的商标构成混淆或侵权。在进行商标注册申请前,应当进行商标检索和评估,以避免侵权纠纷。

4. 商标不得欺骗公众,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商标作为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应当诚实、准确地反映商品或服务的特点和品质,不得误导消费者或造成混淆。商标的使用不得涉及违法、欺骗或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5. 商标不得以造成对他人商标近似的可能性而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商标法禁止商标之间存在混淆的可能性,即商标不得与他人商标构成近似,以避免对他人商标权利造成侵犯或干扰。

6. 商标不得以含有国家机关的名称、国旗、国徽,或者歧视性词语,或者具有其他欺骗性、等不适于注册为商标的情形为条件。

商标不得包含有国家机关的名称、国旗、国徽等国家标志,也不得含有歧视性词语或不当内容。商标应当体现文明、健康和正面的形象,不得包含不当内容。

7. 商标不得与他人商标构成混淆。

商标在注册申请时,应当确保与他人商标有明显区别,避免造成混淆。商标之间的差异应当足够显著,能够清晰地区分开来,以保护他人商标权利不受侵犯。

综上所述,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了商标的注册要求,包括商标的显著性、区分性、不侵权性、不欺骗性、不混淆性等方面。企业在申请商标注册时应遵守相关规定,选择符合要求的商标,保护自身商标权益,同时避免侵犯他人商标权利,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文章标签:商标法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急速尊享商标注册号是指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CNIPA)正式核准注册后分配的独特数字标识,用于区分该商标的法律状态和权利归属。以下是详细说明:1. 注册号构成 中国商标注册号通常由9位数字组成(2014年前为7位
    2025-07-30 4883浏览
  • 中国现行《商标法》自1982年颁布以来经历了多次修改,主要修订年份及要点如下:1. 1993年第一次修改 - 引入服务商标注册制度,扩展保护范围至服务领域。 - 增加禁止地名作为商标使用的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及公众知
    2025-07-29 5410浏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九条规定如下:1. 显著性要求: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具备显著性特征,便于识别。商标的显著性包括固有显著性(如独创性标志)和通过使用获得的显著性(如经长期使用被消费者熟知的描述性标志)
    2025-07-29 8237浏览
  • 商标的地域保护性是指商标权仅在注册国或地区范围内有效,这一特性源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原则。以下是详细分析:1. 法律基础与国际公约 各国商标法独立存在,例如中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权仅在中国大陆有效。国际公约
    2025-07-28 596浏览
  • 栏目推荐
  • 英国商标刑法主要保护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商标的专用权及消费者权益,旨在打击恶意侵权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以下是其保护的核心权利及相关扩展内容:1. 商标专用权 刑法通过《1994年商标法》(Trade Marks Act 1994)第92条等规
    2025-07-21 商标 1127浏览
  • 著作权法对抄袭的界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 实质性相似原则 抄袭的核心判断标准是作品之间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这包括: - 表达形式相似:直接复制文字、图片、音乐旋律等具体表达内容。 - 结构或编排相
    2025-07-20 著作权法 8821浏览
  • 专利转让可能存在以下后遗症及需要注意的事项:1. 技术泄露风险 若转让前未签订完善的保密协议,受让方可能在未完成交易时获取技术细节,导致核心技术外泄。即使在转让完成后,若合同约束不足,受让方可能将技术扩散给
    2025-07-20 专利转让 4994浏览
  • 栏目热点
  • 商标法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商标定义与构成要素 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如联合商标、证明商标)。 2. 商
  • 专利可以同时实施吗

    查看详情

    专利可以同时实施吗
  • 商标法小常识有哪些内容

    查看详情

    商标法小常识有哪些内容
  • 全站推荐
  • 专利申请成功后查不到的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案:1. 官方数据库延迟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系统(CNIPA官网)通常需要1-3周处理新授权专利数据。发明专利授权后需等待公报发布(每月固定公告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则通常在授权后
    2025-07-31 7988浏览
  • 鱼塘出租合同纠纷的处理需结合《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重点围绕合同条款、违约责任、证据收集等方面展开。以下为具体分析及应对方案: 一、常见纠纷类型及法律依据1. 租金支付争议 - 法律依据:《民
    2025-07-31 4202浏览
  • “窒息而亡的刑法”通常指古代或某些极端司法体系中使用的以窒息方式处决犯人的刑罚手段,属于死刑的一种残酷执行方式。以下是相关要点及扩展说明:1. 历史与类型 - 绞刑:最普遍的窒息刑,通过绳索勒紧颈部,压迫气
    2025-07-31 2585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