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于1982年8月23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198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商标法规,标志着我国商标保护制度进入法制化阶段。
此后,商标法经历了三次重要修订:
1. 1993年第一次修订:扩大了商标保护范围,增加了服务商标注册的规定,并完善了侵权处罚条款。
2. 2001年第二次修订:为适应加入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增加了驰名商标保护、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等内容,并引入商标异议司法审查制度。
3. 2013年第三次修订:明确声音商标的可注册性,简化程序(如审查时限规定),加大侵权惩罚力度(法定赔偿上限提高至300万元)。
扩展知识:
现行《商标法》共计8章73条,涵盖注册程序、使用管理、专用权保护及法律责任等。
2023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新增"恶意注册"遏制条款,强化商标使用义务。
中国商标申请量已连续21年全球第一,2022年注册量达617.7万件,体现法律实施对企业品牌战略的支撑作用。
商标法的演进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对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创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