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争议问题可以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合同无效的情形
合同无效的主要情形包括:
(1) 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2) 合同明显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3) 合同使用欺骗、胁迫手段订立的;
(4) 合同采取乘人之危等手段订立的;
(5) 法律规定无效的其他情形。
2. 合同无效的主张
当合同存在上述无效情形时,当事人均可以主张合同无效。一般来说,主张合同无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合同无效需要通过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确认,当事人不能自行宣布合同无效。
(2) 提出证据证明合同无效的事实。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如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欺骗行为的证据等,以证明合同无效。
(3) 主张合同无效的时效。法律规定,主张合同无效的时效为2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合同无效的事由之日起算。
(4)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法院或仲裁庭认定合同无效后,对双方当事人的财产权利和责任义务都会产生影响,需要重新进行处理。
3. 合同无效的救济
当合同无效得到确认后,当事人可以获得以下救济:
(1) 返还履行的标的。双方应当返还已履行的标的物或给付的款项。
(2) 损害赔偿。当事人可以请求对方赔偿因订立无效合同而遭受的损失。
(3) 无因管理等其他请求。当事人可以主张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请求。
总之,合同无效可以主张争议,但需要通过司法程序予以确认,并根据具体情况获得相应的救济。当事人应当及时采取行动,以免错过时效期限。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