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未成立是指当事人在达成合意前,就已经解除了某项权利或责任,或者合同的内容存在不明确或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导致合同无法成立。
当发现合同未成立时,当事人可以进行撤销。撤销的方法分为自然撤销和法律撤销两种。
自然撤销指的是当事人在未签订正式合同之前,由于种种原因解除了原有合同关系,因此合同也就自然撤销了。比如双方在谈判的过程中,一方突然改变了要求,超出了对方的承受能力,就可以自然撤销合同。
法律撤销指的是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依法撤销合同。合同法规定了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进行法律撤销:
一、重大误解。当事人双方因为对某项事实有重大误解而达成合同的,可以要求撤销合同。但是重大误解必须是客观上存在的,如果是因为自己主观臆断或者未尽合理审慎而引起的,则不能构成重大误解。
二、要求撤销或是实际上能够达成和解的。当事人双方对合同的内容出现争议,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要求撤销合同,或者达成和解协议。
三、一方行为损害了交易安全。如果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采取了违法行为(如诈骗、威胁、暴力等),对对方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也可以要求合同撤销。
四、无权签订合同。当事人签订的合同违反了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则合同无效。当事人可以要求撤销合同,但需要对方在受到损失的情况下给予补偿。
当事人进行法律撤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撤销的行为必须是合法的,否则构成违法。二、撤销必须在法定时限内进行,否则将不能受理。三、对方当事人有无过错不应成为撤销的条件,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即可以进行撤销。
总之,当事人要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撤销方法,通过适当的方式争取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增强法律意识,使自己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