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赡养费的概念
父母赡养费是指子女按照法定或协议约定负担生活、医疗等费用,依法向父母支付的费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父母赡养费成为维护父母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
二、确定父母赡养费数额的依据
1.子女收入情况。
子女在支付赡养费时,应当以自己的收入状况为依据,不能用父母的财产、收入等情况作为依据。子女的收入包括工资收入、经营所得、财产性收益、稿酬等。
2.父母财产状况。
父母的个人财产、住房等,都应视为父母的财产状况。在家庭财产分割、房产划转等情况下,要充分考虑父母的实际需要,避免剥夺父母的生活保障。
3.父母的年龄、健康状况。
父母年龄与健康状况对赡养费数额的确定有一定的影响,在确定数额时应充分考虑。
4.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几点,还应考虑父母的生活费用、医疗费用、交通费用、通讯费用等。
三、父母赡养费计算方法
父母赡养费计算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协议约定法
子女与父母可以在协议书上约定赡养费数额。协议约定法在实际操作中较为灵活,但也要注意,约定的数额应当合理,不能过高或过低,既要照顾到父母的基本生活需要,也不能过分负担子女的经济负担。
2.按比例计算法
按比例计算法是指,子女将自己的收入按一定比例计算为父母赡养费。比如,按照收入的50%或30%等比例计算,对于不同的家庭是存在差异的,应该根据家庭经济情况来进行调整。
3.补偿计算法
补偿计算法是指,子女在支付父母赡养费后,可以通过父母的遗产、房屋遗产等方式得到补偿。
四、注意事项
1.父母赡养费支付应规范合理,不得违法超支。
2.子女应尽量亲自为父母赡养,如确实无法亲自赡养,应寻求合法渠道寻找适当的代理人。
3.支付父母赡养费有法律约束力,应当依法执行。在协议约定赡养费数额时,要注意约定书的合法性,以免出现法律纠纷。
4.在支付父母赡养费时,子女可以考虑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可以把赡养费计入抵扣的个税项或得到其他税收减免。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