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分割操作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司法解释,遵循协商优先、公平分割原则,具体流程和要点如下:
1. 财产范围界定
- 需明确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界限。共同财产包括婚后工资、投资收益、继承或受赠未明确给一方的财产等;个人财产指婚前财产、人身损害赔偿等。
- 隐匿、转移财产将承担法律后果,举证方可通过银行流水、交易记录等证据追查。
2. 分割原则
- 平等分配为基础:一般均分,但会考虑实际需求(如子女抚养方、经济困难方适当多分)。
- 过错方少分:家暴、出轨等情形下,无过错方可主张多分(需提供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
- 照顾家务贡献方:长期承担家务或协助对方工作的,离婚时可请求补偿。
3. 具体操作流程
- 协商分割:签订书面离婚协议,明确财产清单及分案,需在民政局备案。
- 诉讼分割:若协商不成,法院将根据财产类型处理:
- 房产:未还贷部分扣除后,按市场价分割,需考虑首付来源、还贷贡献等;
- 股权: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下,非经营方可分折价款或补偿;
- 保险/公积金:婚后缴纳部分属共同财产。
4. 特殊情形处理
- 虚拟财产:如数字货币、自媒体账号等,需通过专业评估确定价值。
- 债务分担:共同债务需共同承担,虚构债务需举证排除。
5. 注意事项
- 财产协议可婚前/婚内签订,需书面形式,规避"显失公平"条款。
- 一方擅自处置大额共同财产,另一方可起诉撤销交易或索赔。
法律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建议提前梳理财产证据(如房产证、转账记录),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拟定协议或诉讼策略。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