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夫妻离婚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完成,其中一种方式就是法院调解离婚。如果夫妻在法院调解下达成离婚协议,那么如何领取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是离婚协议生效后,由民政部门颁发的证明离婚事实的证件。因此,夫妻通过法院调解完成离婚协议后,需要将协议送交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才能领取。具体步骤如下:
1. 提交材料
夫妻可携带离婚协议书、调解书及有效明等材料,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一般要求夫妻都要到场,并且还需要提供两人的户口本、结婚证等相关证明文件。
2. 审核材料
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将对夫妻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告知夫妻。如果夫妻提交的材料齐全、真实有效,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民政部门将予以办理。
3. 缴纳费用
办理离婚登记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具体标准由各地民政部门根据当地政策制定。夫妻在办理登记时需要缴纳相关费用。通常情况下,夫妻可以选择现金或刷卡等方式缴纳费用。
4. 领取证件
民政部门经过审核,确认夫妻已经完成离婚登记,随即发放。夫妻可以亲自到民政部门领取证件,也可以委托他人代领。
需要注意的是,当地民政部门的办理流程和具体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办理离婚登记前,建议夫妻可以先咨询当地民政部门,了解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等信息。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夫妻双方不在同一地,也需要按照当地有关规定进行办理。
总之,在完成法院调解离婚后,夫妻需要通过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才能领取。此举不仅是为夫妻的离婚事实提供了法律证明,同时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