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是指亲属间因需求生活或因疾病、残废而需要家庭成员的抚养和资助,赡养义务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对于需要生活抚养的亲属应尽的义务。依据我国家庭法及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子女对于需赡养的父母具有赡养义务,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减免子女的赡养义务,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父母自己的过错
如父母疏于管教子女导致子女进行违法犯罪行为;或者父母在子女成年后,长期打赌、等行为导致家庭经济陷入绝境,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子女不必为父母的赡养负责。
二、父母自主放弃赡养
如果父母主动放弃赡养权,则子女就不再需要承担赡养义务。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向社区民政部门或相关单位提交相关申请,并经过审核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有其它亲属或社会福利机构负责赡养被放弃权利的父母。
三、父母有充足的经济来源和退休金
如果父母自己已有足够的经济来源或有退休金,具备自足生活的条件,那么子女便不再需要承担赡养义务。
四、父母未对子女尽到抚养义务
如果父母未尽到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或存在抚养不当的情况,那么在子女成年后,子女有权拒绝为他们提供赡养,不用为他们支付抚养费用。
五、子女无法负担赡养费用
如果子女本身就处于经济困难的状态下,无法负担赡养费用,那么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社区民政部门申请减免赡养责任。如果经过审核认定,确实没有能力承担赡养费用,那么就可以减免相应赡养义务。
总之,减免子女的赡养义务,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的。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申请和审核,才能确保减免赡养义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