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中对未结婚的婚前财产分割有以下规定:
1. 共同财产的认定
未婚夫妻在结婚之前所积累的财产,如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均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除非有明确的协议或证据表明某些财产为一方的个人财产。
2. 财产分割的原则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根据实际出资份额进行分割。如果无法确定实际出资份额,可以按照平等原则分割。法院在分割时还会考虑以下因素:
(1) 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情况及其所作贡献;
(2) 照顾未成年子女和无法独立生活的家庭成员的需要;
(3) 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做贡献。
3. 如何证明个人财产
如果一方主张某些财产为个人财产,需要提供充分证据,如:
(1) 婚前就已拥有的财产,如房产、存款等;
(2)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直系亲属赠与或遗赠的财产;
(3) 一方因侵权行为获得的赔偿;
(4) 一方的奖励性收入,如国家颁发的奖金等。
4. 对共同财产的处置
未婚夫妻在结婚之前,对共同财产的处置应当取得双方的同意。如一方擅自处置共同财产,另一方有权要求返还或者要求赔偿。
5. 涉及未婚夫妻共同财产纠纷的诉讼
如果未婚夫妻发生共同财产纠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在审理时会查明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 是否构成共同财产;
(2) 各自的出资份额;
(3) 如何进行公平分割。
综上所述,未婚夫妻在结婚前积累的共同财产,应当根据实际出资份额或平等原则进行分割。如果一方主张某些财产为个人财产,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同时,未婚夫妻在处置共同财产时,应当取得双方的同意。如果发生纠纷,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这些都是保护未婚夫妻财产权益的重要规定。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