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被解雇或辞退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劳动法规定了两种情况下的经济补偿金:一种是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解雇劳动者的,一种是劳动者期满或者因劳务完成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对于劳动者被解雇或辞退的情况,根据工龄不同,工人在其在本单位工作每满一年的工资总额的15倍作为赔偿金;由于工龄的不同,员工在本单位工作满不满一年但工资等同于一年工资总额的可以按一年工资计算赔偿金。其中工资总额按照劳动者在最后一个完整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工资标准计算。工龄的计算从劳动者在本单位首次就业之日起算。
劳动者期满或者因劳务完成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不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满十年的,还应当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如果劳动者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支付上述经济补偿金。
此外,《劳动法》对有特殊情况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进行了特殊规定。例如,职工身患严重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被工伤鉴定为劳动能力丧失等情况,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如果劳动者因经济性裁员被解雇,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且每满一年工龄增加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不收取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期间的培训费用。
综上所述,《劳动法》对劳动者被解雇或辞退后的经济补偿金进行了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龄和实际情况支付相应的赔偿金。但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情况可能因地区、行业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的赔偿金额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劳动法规定和政策进行具体核算。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参考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处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