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在未经过法定程序或程序不合法的情况下,擅自解除劳动合同,违背了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那么,如何判定算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违反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这一规定,未经提前通知或者支付经济补偿即解除劳动合同,即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其次,违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在下列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 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2.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3. 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提供劳动岗位;
4. 其他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若用人单位未在符合上述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而是主观臆测或武断解除,就属于违法解除。
再次,违反歧视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歧视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者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艾滋病病毒感染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因此类原因而解除劳动合同,则构成违法行为。
另外,如果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违反合同约定、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者未经与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等情形,也会被视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总之,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一种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因此在处理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务必遵循法定程序,依法合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遭遇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或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相关劳动行政部门也会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进行相应处罚,以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