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正当的规定如下:
第二十二条 正当是指现在的unlawful侵害,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第二十三条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是因被害人过激行为引发或者被暴力威胁瞬间造成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正当的规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1. 正当的前提条件
正当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存在现实的、非法的侵害;
(2)行为是为了排除这种侵害;
(3)行为未超出必要的限度。
2. 正当的客观要件
(1)行为的性质、方式、强度等必须与侵害行为的性质、强度相当。
(2)手段应该是最小化侵害的手段。
3. 过当的界定
(1)主观上是出于正当的目的,但客观上已经超过必要限度。
(2)主观上是为了保护自己,但客观上已经造成重大损害。
4. 过当的处理
(1)过当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2)对暴力行为的突发反应,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
5. 正当的意义
(1)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
(2)鼓励公民勇于维护自身权益,维护法律和道德秩序。
(3)规制行为,防止滥用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总的来说,《刑法》的正当制度体现了保护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价值取向,对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执行中,如何界定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以及如何量刑,仍需要法律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