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犯罪未遂的构成形态有哪些

2025-07-14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1150浏览

犯罪未遂的构成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犯罪未遂的构成形态有哪些

1. 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 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已实施自认为完成犯罪所必要的全部行为,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发生预期结果。例如,投毒后被害人未饮用或剂量不足。

- 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因外部障碍未能完成预定的全部犯罪行为。如抢劫时被安保人员当场制止。

2. 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 能犯未遂:行为本身可能达成既遂,但因客观障碍未得逞。例如,开射击但未命中目标。

- 不能犯未遂(分为对象不能与手段不能):

*对象不能*:行为指向不存在或错误的客体(如误将假人当真人刺杀)。

*手段不能*:所用方法或工具无法实现犯罪目的(如用无效)。

*需注意:不能犯未遂在我国通常可罚,但若行为无任何危险性(如迷信犯)则可能不构成犯罪。*

3. 中止未遂

虽属未遂的特殊情形,但部分立法(如德国刑法)将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的情形归为“中止未遂”,我国则严格区分“犯罪中止”与“未遂”。两者的核心差异在于未遂是“欲达目的而不能”,中止是“能而不欲”。

4. 意外障碍型未遂

因意外因素导致犯罪未完成,如盗窃时触发警报系统被迫逃离,或破坏设备时遭遇突发故障。

5. 共同犯罪中的未遂形态

部分共犯人已既遂,其他人因分工未完成而止于未遂。例如,团伙诈骗中实行者被捕,掩护者未能实施后续行为。

扩展知识

未遂的处罚依据是“修正的构成要件理论”,即行为对法益造成现实危险。

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危害严重的(如故意未遂)可能不从轻。

不能犯未遂的争议点在于“危险性”判断标准,学界存在主观说、客观说与抽象危险说的分歧。

犯罪未遂的认定需结合主客观要素,既要考察行为人的犯罪意图,也需评估行为对法益的实际威胁程度。

文章标签:犯罪未遂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据中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犯与相对,其法律特征和刑事责任认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行为作用次要性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不处于支配地位,通常表现为
    2025-07-30 5162浏览
  • 单位组织犯罪的处置需要从法律、管理和预防三个层面综合施策,涉及刑法适用、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及社会协作等多个环节。以下是具体处理策略和实施要点: 一、法律惩治层面1. 明确法律责任认定 - 根据《刑法》第30-31条,
    2025-07-29 6656浏览
  • 共同犯罪中存在多种类型的犯罪人,可根据其作用和责任程度分类。以下为主要类型:1. 指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或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人员。通常对犯罪的完成起决定性作用,需承担全部刑事责任。《刑
    2025-07-29 5982浏览
  • 犯罪构成是刑法理论中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基本要件体系,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其核心要素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四大部分。以下展开分析:一、犯罪主体 指实施犯罪
    2025-07-28 206浏览
  • 栏目推荐
  • 练习武术是否需要先学习刑法,这一问题涉及法律意识与武术的深层关联。从以下几个层面可展开分析:1. 法律风险防范需求 武术作为肢体冲突技术,存在被认定为"器械"或"工具"的法律风险。根据《刑法》第二十条,正当的界
    2025-07-24 练拳 4692浏览
  • 在中国,支持废除死刑的观点主要来自以下几类人群和学术领域:1. 法学界学者:部分刑法学者和人权法专家基于现代刑罚理念,主张死刑违背人权、难以避免误判,且缺乏实证证明其威慑力。例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曲新久教授曾
    2025-07-24 死刑 9292浏览
  • 聚众犯罪与共同犯罪在刑法中属于不同犯罪形态,二者的核心区别在于行为结构、主观故意和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以下情形属于聚众犯罪但不构成共同犯罪:1. 首要分子与积极参与者的责任划分 聚众犯罪(如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2025-07-24 4331浏览
  • 栏目热点
  • 中国古代将“千刀万剐”称为凌迟,是极其残酷的死刑执行方式,属极刑范畴。以下是详细解析:1. 历史沿革 凌迟最早可追溯至五代时期,辽代正式列入法典,明清两代广泛适用。明代《大明律》规定对谋反、弑亲等重罪施用
  • 台湾极刑是什么刑法

    查看详情

    台湾极刑是什么刑法
  • 缓刑期间什么行为会收监

    查看详情

    缓刑期间什么行为会收监
  • 全站推荐
  • 重审案件是否会判缓刑以及具体期限,取决于以下多个因素,需结合案情和法律条款综合判断:1.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缓刑适用条件包括: 犯罪情节较轻; 有悔罪表现; 无再犯危险; 宣告缓刑对社区无重大
    2025-08-07 1156浏览
  • 广元市居民通过法律程序离婚需遵循以下步骤及注意事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具体流程如下: 一、协议离婚程序1. 协商准备阶段 夫妻双方需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事项达成书面《
    2025-08-07 3951浏览
  • 商标与著作权的保护费用因保护范围、申请方式、代理服务等因素差异较大,以下从不同维度展开说明: 一、商标保护费用1. 官方申请费(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标准) - 文字/图形商标:线下申请每类270元(限定10个商品/服务
    2025-08-07 5558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