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处罚是指对犯罪行为的违法行为实施的正式的、强制性的惩罚。刑法处罚的特征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定性特征
法定性是刑法处罚的基本特征。意思是只有法律明文规定的行为,才能被定罪处罚,不能凭主观臆断行事。这是现代刑法人权保障的体现,是刑法规范实施的必备条件,也是刑法法律效力的根本保障。刑法处罚只有依法进行才能合法有效,法律不假定无罪,无罪不假定。
二、罪刑相当性特征
罪刑相当性特征是指刑罚应当根据罪责大小相当。基于罪责大小的不同,刑罚的程度也应不同,刑罚应根据罪行的细节和实质来确定,而不是主观臆断。根据罪行的性质、情节和犯罪人的人格特征,汇总成一个精细的罪刑相符的框架,用这个框架来寻找罪犯的罪行,然后据此采用相应的刑罚。罪刑相当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刑事法律制度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
三、严格认罪认罚原则
严格认罪认罚原则是指犯罪嫌疑人认罪、忏悔,接受罚款、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等刑罚,或者接受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刑事强制措施时,应当依法真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一切由法律来裁决其有罪。认罪认罚可以减轻刑罚,在现代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得到推广,这有助于减轻检察、法院和监狱系统的工作负担,促进了刑事司法的正当化和现代化。
四、人道主义特征
人道主义特征是指刑罚在实行时应当尊重被判刑人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在刑罚实施过程中,不能有任何严重侵犯被判人的人权的情况。同时,司法机关应当保护被判刑人的基本人权,并且对被判刑人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帮助。刑法处罚是对犯罪行为的违法行为实施的正式、强制性的惩罚,但是,也必须在广泛的人道主义框架之内执行。
以上是刑法处罚的特征规定,它们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刑法处罚的实施,必须通过法定程序,坚持罪刑相当原则,并且要在人道主义的原则下加以执行,令罪犯认罪认罚,减轻刑罚,保护罪犯的人权。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