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的选择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要素:
- 行为人资格:主体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即年满16周岁且无精神障碍等情形。
- 故意或过失: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或过失,不能仅仅是客观上的违法行为。
2. 客观要素:
- 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即积极作为或消极不作为。
- 结果:大多数犯罪都要求结果的发生,如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
- 因果关系:行为和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联系。
3. 违法性要素:
- 违反法律规范:行为必须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的禁止或强制性规定。
- 违法性排除事由:如正当、紧急避险等情形可以排除违法性。
4. 有罪性要素:
- 责任能力:行为人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即年满16周岁且无精神障碍等情形。
- 故意或过失: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或过失,不能仅仅是客观上的违法行为。
- 责任能力排除事由:如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障碍等情形可以排除有罪性。
5. 处罚要素:
- 应受惩罚性:行为应当符合刑法的惩罚目的,如危害社会、违背公众利益等。
- 处罚种类和幅度:行为应当符合刑法规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
综上所述,犯罪构成的选择要素涉及主体、客观、违法性、有罪性以及处罚等多个方面,这些要素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犯罪的完整构成。只有当这些要素全部具备,行为人才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当然,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形,需要结合具体案情进行综合判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