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聚众共同犯罪有什么罪名

2024-04-07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8017浏览

聚众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的犯罪团伙或团伙成员联合作案而被构成的一种犯罪形态。在我国刑法体系中,这种犯罪行为既违反了公共秩序,也危害了社会安宁,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被认定为严重的刑事犯罪。据我国刑法规定,聚众共同犯罪可以构成以下几种罪名:

聚众共同犯罪有什么罪名

1. 聚众斗殴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聚众斗殴,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当三人以上的人员聚集在一起进行斗殴行为时,即可构成聚众斗殴罪。

2. 聚众滋事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聚众滋事罪是指三人以上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治安秩序,造成较为严重后果的行为。

3. 抢劫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抢劫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三人以上的团伙成员共同实施抢劫行为,即构成聚众抢劫罪。

4. 盗窃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当三人以上的犯罪团伙联合盗窃,便构成聚众盗窃罪。

5. 敲诈勒索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财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教唆、引诱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罪,情节严重的,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三人以上的犯罪团伙共同进行敲诈勒索活动,便构成聚众敲诈勒索罪。

在法律的制裁下,聚众共同犯罪将受到相应的惩罚,以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的稳定。对于从事聚众共同犯罪的个人或团伙,应予以法律制裁,并且加强司法教育和矫正,以促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回归社会。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前言:共同犯罪是刑法中的重要概念,研究共同犯罪对于完善刑法理论、打击犯罪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共同犯罪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及其与相关犯罪的关系,通过对国内外共同犯罪研究的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更好地
    2025-04-28 论文 369浏览
  • 共同犯罪中认定主从犯,主要依据犯罪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指组织、领导或主要实施犯罪的人;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辅助作用的人。认定时需考虑犯罪策划、实施、结果等因素。中国刑法对严厉处罚,对从犯从轻处
    2025-04-28 共同犯罪 2671浏览
  • 犯罪单位的管理涉及多个单位,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司法机关,以及国家安全机关、税务机关、海关等行政执法部门。这些单位共同协作,对犯罪单位进行调查、立案、诉讼、审判等环节的管理。此外,还有监
    2025-04-27 9405浏览
  • 刑事案件中,共同犯罪人退赃应依据各自责任大小和犯罪情节进行。主要退赃人包括、首要分子及其他共同犯罪成员。一般应按犯罪所得按比例退赃,且应积极配合调查,主动退赔违法所得。如有异议,可寻求律师法律帮助。总
    2025-04-27 8643浏览
  • 栏目推荐
  • 对于多次吸毒行为的刑法处罚,最严重的处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涉及非法吸毒、持有等行为,可能导致长时间的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可能伴随罚款。具体处罚程度取决于吸毒行为的频率、数量及
    2025-04-12 吸毒 3130浏览
  • 死刑犯人在被执行死刑后,其遗体处理方式因国家和地区而异。大多数情况下,会尊重家属意愿进行处置。若无家属认领,一般会按规定火化,并立墓安葬或留置骨灰。有些地区也会将遗体用于科研、教学或捐赠器官等。总之,
    2025-04-12 1355浏览
  • 单位发现子女犯罪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首先,应了解犯罪情况并收集证据,确保事实清晰。其次,协助员工认清问题严重性,及时规劝子女配合调查。同时,单位应尊重法律程序,避免干扰司法公正。最后,依据法律法规和单
    2025-04-12 4870浏览
  • 栏目热点
  • 申请缓刑异地居住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确实需要离开居住地并有合适理由。可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居住地变更证明、工作或学习证明等。经审核同意后,按照相关程序办理异地居住手续。建议咨询
  • 单位如何知道员工违法犯罪记录

    查看详情

    单位如何知道员工违法犯罪记录
  • 酒驾多久去刑法大队

    查看详情

    酒驾多久去刑法大队
  • 全站推荐
  • 网络欺凌行为涉及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可能构成犯罪。具体罪名及量刑取决于情节严重程度,如涉及侮辱、诽谤等可构成侵犯公民名誉权等罪名。若导致受害人心理受创或名誉受损,处罚可能更重。因此,网络欺凌行为需承担
    2025-04-20 4462浏览
  • 签离婚协议前,应注意以下事项: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明确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债权债务等事项。务必明确协议内容,避免模糊条款,防止日后纠纷。建议请教律师,确保协议合法有效。慎重考虑,避免冲动,确保自身权
    2025-04-20 5956浏览
  • 著作权法中的摄影作品包括通过拍摄形成的照片或图像,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无论是以传统方式还是数码方式产生。这些作品需具备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复制。包括但不限于风景、人像、静物摄影等。保护摄影作品的主要
    2025-04-20 摄影作品 1370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