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共同犯罪是指多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具有共同主观意图、协同配合、彼此关联、责任共同的行为的情形。共同犯罪是犯罪中的一种重要情形,其性质往往比单独犯罪更加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特别是重大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的定罪和量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首先,共同犯罪需要具有共同主观意图。共同犯罪的实施需要多人共同计划、策划,并且明确了犯罪的目的和方式。这种主观意图通常表现为彼此之间的默契,具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共同利益或者对被害人的敌视情绪等。只有在共同主观意图的基础上,多人才会达成协同配合的行为意愿,具有实质上的犯罪企图。
其次,共同犯罪行为需要互相关联。多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需要相互配合,形成相互之间的关联。在实践中,这种关联表现为频繁的交流、协商、分工、配合等活动。多人之间必须要有相当的互动,通过相互之间的探讨、商量、制定计划等,共同决定作案计划和行动轨迹。只有在这种关联的基础上,多人才能协调一致地完成犯罪行为。
此外,共同犯罪需要责任共同。在共同犯罪的行为实施中,每个参与者都应对整个犯罪行为的结果负有一定的责任,并共同承担相应的处罚和后果。因此,共同犯罪上的个体责任是不可分割的,每个参与者都应对整个犯罪行为的产生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
最后,判断共同犯罪是否成立,需要综合考虑上述三个要素。只有在具备共同主观意图、协同配合、彼此关联、责任共同等特征的情况下,才可认定合法的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和严重性,不仅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而且对个人和整个社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共同犯罪的打击,从源头上杜绝此类行为的发生。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