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犯罪中止形态类型有哪些

2024-05-18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2586浏览

犯罪中止形态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犯罪中止形态类型有哪些

1. 自愿中止

这是指犯罪人在未完成犯罪全部行为,主动停止继续实施犯罪行为,并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自愿中止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犯罪人主动放弃继续实施犯罪的故意;二是犯罪人主动采取措施,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自愿中止属于最理想的犯罪中止形态,因为体现了犯罪人的道德自我纠正和社会责任心,对其从轻处罚是合理的。

2. 被迫中止

这是指犯罪人在未完成犯罪全部行为时,因客观条件的变化或他人的干预而不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从而导致犯罪结果未发生。被迫中止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客观条件变化而不能继续实施犯罪;二是因他人的阻止或干预而不能继续实施犯罪。被迫中止往往是犯罪人主观上仍有实施犯罪的意图,只是因为客观原因而不能继续,所以对其从重处罚具有一定的正当性。

3. 中止未遂

这是指犯罪人虽然主观上有实施完全犯罪的意图,但由于自身原因或外部原因,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达到犯罪的全部结果,从而致使犯罪未遂。中止未遂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犯罪人自身的原因,如能力不足、手段失当等,未能完成犯罪;二是因外部环境的原因,如遇到意外阻碍、被他人发现等,未能完成犯罪。中止未遂属于未完成的犯罪行为,通常从重处罚。

4. 终止未遂

这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自身原因或外部原因而放弃继续犯罪,从而使犯罪行为未能完成。终止未遂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犯罪人自身的原因,如改变主意、失去决心等,主动放弃继续犯罪;二是因外部环境的原因,如遇到意外阻碍、被他人发现等,被迫放弃继续犯罪。终止未遂属于未完成的犯罪行为,与中止未遂相比,通常从轻处罚。

5. 自首

这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后,主动到司法机关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体现了犯罪人的悔改之心,有利于及时制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应当从轻处罚。自首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尚未被发现前自首;二是在犯罪被发现后自首。

总的来说,犯罪中止形态的类型涵盖了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既包括犯罪人主动放弃继续实施犯罪的自愿中止,也包括因客观原因而不能继续实施犯罪的被迫中止。不同的中止形态反映了犯罪人主观心理状态的差异,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从轻或从重处罚。这有利于激发犯罪人的改过自新意识,强化其法律意识,最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犯罪集团的组织结构通常高度复杂,其内部单位根据犯罪类型和规模差异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常见犯罪集团的主要职能单位及扩展分析:1. 领导决策层(核心管理层) - 由高层首脑或理事会构成,负责战略规划、利益分配及跨
    2025-08-12 1803浏览
  • 举报单位法人代表经济犯罪需遵循法定程序,确保举报有效且自身权益不受侵害。以下是具体步骤和相关法律要点:1. 收集证据 经济犯罪举报需提供初步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 财务凭证: bank流水、发票、合同、会计账簿
    2025-08-11 6586浏览
  • 在单位犯罪中,小股东若对犯罪行为不知情,其法律责任的认定需结合具体案情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以下是可能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1. 刑事责任豁免可能性 根据《刑法》第31条,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需承担刑事责任。
    2025-08-11 2421浏览
  • 打击单位内部的小人犯罪行为需要从制度、文化、监督、惩戒等多方面构建系统性防线,确保组织环境的公正性与凝聚力。以下是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堵塞漏洞1. 明确行为规范 制定详尽的《员工行为准则》
    2025-08-10 4832浏览
  • 栏目推荐
  • 共同犯罪的陈年命案处理涉及法律程序、证据审查、刑事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需综合考量以下关键点:1. 管辖权与时效问题 - 若案件未过追诉时效(如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最高检核准仍可追诉),公安机关应立
    2025-07-21 命案 8259浏览
  • 刑是对刑法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及实践应用的系统性研究和阐述。它是刑法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涉及犯罪与刑罚的哲学基础、规范结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功能等多维度的探讨。以下是其主要内容与扩展分析:1. 基础理论范畴
    2025-07-21 刑法论 5159浏览
  • 死刑作为一种极端的刑罚形式,其存在根植于复杂的历史、法律、哲学和社会背景。以下是其主要成因及相关的扩展分析: 一、历史与传统沿革1. 古代法律的延续 死刑是人类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早在《汉谟拉比法典》《唐律
    2025-07-21 死刑 6060浏览
  • 栏目热点
  • 在中国,监狱服刑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各类犯罪的刑期、罚则及刑罚执行方式。例如,第46条规定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执行
  • 刑法中刑罚有哪些积极功能

    查看详情

    刑法中刑罚有哪些积极功能
  • 无期徒刑要多久才能假释

    查看详情

    无期徒刑要多久才能假释
  • 全站推荐
  • 劳动仲裁中提交同事关系证明是为了证实申请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或证明相关争议事实。以下是撰写该证明的要点及扩展内容: 一、证明的核心内容1. 基本信息 - 写明证明人姓名、号、联系方式,并声明与申请人及
    2025-08-20 2892浏览
  • 共同犯罪中的非法拘禁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量刑需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具体判决要点如下:1. 法律依据 依照《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他人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处3年以
    2025-08-20 7969浏览
  • 公有房在离婚财产分割中涉及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需结合房屋性质、购房政策、出资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分割规则及注意事项:1. 公有房性质区分 - 直管公房(政府所有):承租权可分割,但产权不可分。法院
    2025-08-20 982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