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共同犯罪被告供述判例有哪些

2024-06-22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8513浏览

共同犯罪被告供述判例解析

共同犯罪被告供述判例有哪些

共同犯罪被告的供述是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的证据形式之一。不同的共同犯罪被告的供述可能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这需要法官进行审慎的评判和裁决。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共同犯罪被告供述判例及其分析:

1. 最高院(2015)刑提字第16号判决

案情简介:三名共同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和王某共同实施了罪。在审理过程中,三人的供述存在较大矛盾。张某供述自己没有参与,而李某和王某则供述张某参与了行为。最终,法院认定张某的供述可信,判决其无罪。

判决理由分析:法院在认定共同犯罪嫌疑人供述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供述的内容是否合乎逻辑,是否与案件的客观事实相符;

(2)供述人所陈述的情节是否富有细节,能否自圆其说;

(3)供述人的供述是否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4)供述人的心理状态及供述时的态度等。

在本案中,法院认为张某的供述更加可信,其陈述的情节合乎逻辑,与案件的客观事实相符,而李某和王某的供述存在诸多疑点,不足以认定张某参与了行为。

2. 最高院(2018)最高法刑终4号判决

案情简介:两名共同犯罪嫌疑人张某和李某共同实施了故意罪。在审理过程中,两人的供述存在矛盾。张某供述自己只是在现场观看,并未参与实施,而李某则供述张某参与了行为。最终,法院判决张某有罪。

判决理由分析:法院在认定共同犯罪嫌疑人供述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供述人的供述是否与案件的客观事实相符;

(2)供述人是否具有充分的作案动机和作案机会;

(3)供述人的供述是否与其他证据佐证。

在本案中,法院认为李某的供述更加可信,其陈述的情节与案件的客观事实相符,且张某具有充分的作案动机和机会。而张某的供述缺乏其他证据的支持,不足以排除其参与的事实。

3. 最高院(2019)最高法刑终269号判决

案情简介:三名共同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和王某共同实施了盗窃罪。在审理过程中,三人的供述存在较大出入。张某供述自己只是作为驾驶员,并未参与盗窃,而李某和王某则供述张某参与了盗窃行为。最终,法院认定三人共同参与了盗窃,判决三人有罪。

判决理由分析:法院在认定共同犯罪嫌疑人供述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供述人的供述是否与其他证据印证;

(2)供述人的供述是否存在自相矛盾或存疑之处;

(3)供述人的供述是否能够解释案件发生的完整过程。

在本案中,法院认为李某和王某的供述能够较好地解释案件发生的完整过程,并与现场勘查和其他证人证言相符,而张某的供述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难以令人信服。因此,法院认定三人共同参与了盗窃,判决三人有罪。

从上述判例可以看出,在认定共同犯罪被告的供述时,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供述的内容、逻辑性、与客观事实的吻合程度、与其他证据的印证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当各被告供述存在矛盾时,法院还需要进一步审查供述的可信度,以确定最终认定的事实。这样的审慎态度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防止错误定罪。

文章标签:判例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网络诈骗罪的犯罪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构成本罪,实践中常见的是团伙作案或公司化运作的诈骗集团。2. 主观方面 行为人必
    2025-08-04 2761浏览
  •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其分类是刑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旨在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共同犯罪行为进行类型化分析,以明确各参与人的刑事责任。以下是共同犯罪的主要分类及其扩展内容:1. 按分工分类
    2025-08-04 4707浏览
  • 轻伤共同犯罪的处理需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核心在于区分主从犯、主观故意、参与程度及损害结果等因素,具体处理如下:1. 责任划分与主从犯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至二十七条,共同犯罪中需区分与从犯。
    2025-08-03 7973浏览
  • 单位过失犯罪是指单位在生产经营或管理活动中,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致危害后果,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情形。其主体认定涉及以下核心要素:1. 法定单位类型 根据《刑法》第30条,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
    2025-08-03 9333浏览
  • 栏目推荐
  • 中国刑法近年来进行了重要修订,主要体现在2020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及后续司法解释中。以下是主要内容及新变化的专业解析:一、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调整1.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人员,在故意、故意伤害致人死
    2025-07-23 刑法 1236浏览
  • 在监狱服刑期间申请减刑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主要涉及以下关键点: 一、申请减刑的基本条件1. 服刑期限要求 - 有期徒刑:需执行原判刑期的一半以上;
    2025-07-23 减刑 1724浏览
  • 关于盗窃罪共同犯罪的处罚,需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综合认定,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一、共同犯罪的定性依据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盗窃案件中,只要参与者
    2025-07-23 盗窃罪 873浏览
  • 栏目热点
  • 单罚制是指仅处罚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本身的制度,主要适用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单位犯罪。中国刑法中采用单罚制的单位犯罪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私分国有资产罪(第396条第1款)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
  • 如何应对单位套路犯罪活动

    查看详情

    如何应对单位套路犯罪活动
  • 侵犯财产罪的构成有哪些

    查看详情

    侵犯财产罪的构成有哪些
  • 全站推荐
  • 租房合同的解除需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执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及注意事项:1. 协商解除 双方协商一致可随时解除合同,需签订书面解除协议,明确租金结算、押金退还、物品交接等条款。口头约定存在举证风
    2025-08-04 9121浏览
  • 工伤赔偿的金额并非固定"每月最少报销多少钱",而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地方政策综合确定,主要涉及以下多个维度的计算标准:1. 停工留薪期工资 工伤治疗期间(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
    2025-08-04 7446浏览
  • 缓刑人员在判决生效后若对判决结果不服,有权依法提出上诉。以下是相关法律程序及注意事项:1. 上诉主体与期限 缓刑犯或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可在收到一审判决书后10日内(裁定为5日)向原审法院或上一级法院提交上诉
    2025-08-04 8130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