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共同犯罪被告供述判例有哪些

2024-06-22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8513浏览

共同犯罪被告供述判例解析

共同犯罪被告供述判例有哪些

共同犯罪被告的供述是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的证据形式之一。不同的共同犯罪被告的供述可能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这需要法官进行审慎的评判和裁决。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共同犯罪被告供述判例及其分析:

1. 最高院(2015)刑提字第16号判决

案情简介:三名共同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和王某共同实施了罪。在审理过程中,三人的供述存在较大矛盾。张某供述自己没有参与,而李某和王某则供述张某参与了行为。最终,法院认定张某的供述可信,判决其无罪。

判决理由分析:法院在认定共同犯罪嫌疑人供述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供述的内容是否合乎逻辑,是否与案件的客观事实相符;

(2)供述人所陈述的情节是否富有细节,能否自圆其说;

(3)供述人的供述是否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4)供述人的心理状态及供述时的态度等。

在本案中,法院认为张某的供述更加可信,其陈述的情节合乎逻辑,与案件的客观事实相符,而李某和王某的供述存在诸多疑点,不足以认定张某参与了行为。

2. 最高院(2018)最高法刑终4号判决

案情简介:两名共同犯罪嫌疑人张某和李某共同实施了故意罪。在审理过程中,两人的供述存在矛盾。张某供述自己只是在现场观看,并未参与实施,而李某则供述张某参与了行为。最终,法院判决张某有罪。

判决理由分析:法院在认定共同犯罪嫌疑人供述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供述人的供述是否与案件的客观事实相符;

(2)供述人是否具有充分的作案动机和作案机会;

(3)供述人的供述是否与其他证据佐证。

在本案中,法院认为李某的供述更加可信,其陈述的情节与案件的客观事实相符,且张某具有充分的作案动机和机会。而张某的供述缺乏其他证据的支持,不足以排除其参与的事实。

3. 最高院(2019)最高法刑终269号判决

案情简介:三名共同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和王某共同实施了盗窃罪。在审理过程中,三人的供述存在较大出入。张某供述自己只是作为驾驶员,并未参与盗窃,而李某和王某则供述张某参与了盗窃行为。最终,法院认定三人共同参与了盗窃,判决三人有罪。

判决理由分析:法院在认定共同犯罪嫌疑人供述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供述人的供述是否与其他证据印证;

(2)供述人的供述是否存在自相矛盾或存疑之处;

(3)供述人的供述是否能够解释案件发生的完整过程。

在本案中,法院认为李某和王某的供述能够较好地解释案件发生的完整过程,并与现场勘查和其他证人证言相符,而张某的供述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难以令人信服。因此,法院认定三人共同参与了盗窃,判决三人有罪。

从上述判例可以看出,在认定共同犯罪被告的供述时,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供述的内容、逻辑性、与客观事实的吻合程度、与其他证据的印证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当各被告供述存在矛盾时,法院还需要进一步审查供述的可信度,以确定最终认定的事实。这样的审慎态度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防止错误定罪。

文章标签:判例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单位发现子女犯罪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首先,应了解犯罪情况并收集证据,确保事实清晰。其次,协助员工认清问题严重性,及时规劝子女配合调查。同时,单位应尊重法律程序,避免干扰司法公正。最后,依据法律法规和单
    2025-04-12 4870浏览
  • 事业单位申请开具无犯罪证明,可遵循以下步骤:1. 准备相关材料,如明、申请函等。2. 前往单位所在地公安机关(如派出所)。3. 填写申请表格,说明申请开具无犯罪证明的理由。4. 公安机关核实信息后,若无犯罪记录,即可
    2025-04-11 证明 5642浏览
  • 共同犯罪活动是指数人共同实施某一犯罪的行为。这些犯罪人共同参与犯罪决策、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并且共同分享犯罪所得或共同承担犯罪后果。这种犯罪形式包括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活
    2025-04-11 7785浏览
  • 共同犯罪是指数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以构成犯罪的情形。这包括共同预谋、共同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共同犯罪可以是故意犯罪也可以是过失犯罪,涉及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以及刑事责任认定较为复杂。为
    2025-04-10 9208浏览
  • 栏目推荐
  • 事业单位申请开具无犯罪证明,可遵循以下步骤:1. 准备相关材料,如明、申请函等。2. 前往单位所在地公安机关(如派出所)。3. 填写申请表格,说明申请开具无犯罪证明的理由。4. 公安机关核实信息后,若无犯罪记录,即可
    2025-04-11 证明 5642浏览
  • 拘役是刑事处罚的一种,其期限为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改造的一种处罚方式。关于拘役两个月的时间规定,我国刑法中没有固定时间表述。通常,拘役期限为一个月到六个月不等,具体执行时间由法院
    2025-04-11 8815浏览
  • 缓刑不入狱的情形指的是犯罪分子被判处缓刑,在缓刑期间遵守相关法律和规定,未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经过考验期后,不再执行原判刑罚,从而避免入狱的一种情形。这种情况下,犯罪分子可以在缓刑期间得到监管和改造,以
    2025-04-11 8040浏览
  • 栏目热点
  • 共同犯罪的案件取证需从多方面进行。首先,收集现场物证、监控视频等客观证据;其次,讯问每个涉案人员,记录其陈述及辩解,寻找矛盾点;再调查相关证人证言、书证等。同时,结合技术侦查等多种手段,确保证据链完整
  • 华政刑法考研计划分数怎么算

    查看详情

    华政刑法考研计划分数怎么算
  • 什么情况可以让法官减刑

    查看详情

    什么情况可以让法官减刑
  • 全站推荐
  • 中国著作权法的实施时间是1991年6月1日。著作权法是为了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而制定的。随着时代发展,著作权
    2025-05-05 著作权法 5985浏览
  • 认定合同欺诈的难点在于证据收集和证明标准。由于合同欺诈行为具有隐蔽性,往往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经济活动,因此难以直接证明欺诈行为的存在。同时,合同欺诈的证据往往需要跨部门、跨领域进行收集,增加了证据的
    2025-05-05 合同欺诈 357浏览
  • 若需将劳动关系转出,首先应与所在公司及相关部门沟通,了解转出的具体流程、条件和要求。之后准备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明等,按要求填写申请表。完成审批后,办理社保、公积金等关系的转移手续。整个过程需遵循相
    2025-05-05 1720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