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三阶层阶层是指刑法规范的三个层次,包括罪名、刑种、刑罚量。罪名是指犯罪行为本质,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即谓因为何种行为达到犯罪的条件而应当受到刑罚的规范。刑种是指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社会危害程度和违法性质的不同,罪的性质越严重,刑罚的程度也就越重。刑罚量则是对罪犯实施判刑时,根据罪行的轻重及情节等因素等进行的量刑。
首先,罪名是刑法三阶层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罪名是指触犯了哪条法律,犯罪的行为属于哪种犯罪类型。犯罪行为的概念可以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和界定,罪名要求从法律的角度上客观精细的对罪行具体行为的性质和时间、地点、对象进行描述,同时还必须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即必须是明确确定的罪名才能判刑。比如说,盗窃罪、故意伤害罪、贪污罪等。
其次,刑种是指对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社会危害的影响和犯罪性质的不同,将犯罪行为归为一些统一的类别,便于对处罚制度进行精细化的设计和刑罚量的界定。刑种繁多,可以按照犯罪的性质分为四类,即刑法常见刑种-行刑法,重刑法、强刑法、轻刑法。以重刑法为例,其刑罚集中在剥夺人身自由、社会信用或财产的刑罚上,对于其涉及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确定罚金、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严厉的刑罚。
最后,刑罚量是刑法三阶层中最具体、最具体震慑力的层次。它是根据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社会危害的影响、身份特征、心理情况和司法实践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所定,根据犯罪嫌疑人是自愿出庭还是不出庭、犯罪嫌疑人犯罪次数、悔罪态度、是否想当一名合法的公民等因素进行量刑。刑罚量的合理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刑罚的公正性和司法权威性。
综上所述,刑法三阶层阶层包括罪名、刑种、刑罚量,是根据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社会危害的影响等不同因素进行分类,为刑法的精细化设计和司法判决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