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主观条件:共同故意
共同犯罪的主观条件是共同故意,即行为人之间存在共同的犯罪意图和目的。行为人之间应当达成犯罪意图的一致,共同决定实施犯罪行为。这种共同意图可以是明确表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只要行为人之间存在共识,即可认定为共同故意。
2. 客观条件:共同实施
共同犯罪的客观条件是共同实施犯罪行为。这就要求行为人之间具有分工配合,互相配合共同实施犯罪行为。行为人之间的分工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只要各自在犯罪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就可以认定为共同实施。
3. 客观条件:共同实施的结果
共同犯罪的客观结果是实施犯罪行为的客观后果,即构成犯罪的客观要件。行为人之间的分工配合必须导致了构成犯罪的客观结果的发生,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如果行为人之间的行为并未导致构成犯罪的客观结果,即便有共同故意和共同实施,也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
4. 主观条件:共同故意的范围
共同故意的范围应当覆盖共同实施的全部犯罪行为。如果行为人之间的共同故意仅限于某些犯罪行为,而对于其他犯罪行为缺乏共同故意,那么只能就其有共同故意的犯罪行为认定为共同犯罪,而对于其他犯罪行为则应当认定为单独犯罪。
综上所述,共同犯罪应当同时具备主观的共同故意和客观的共同实施以及共同实施的结果这三个条件。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同时,共同故意的范围还应当覆盖共同实施的全部犯罪行为。
除此之外,共同犯罪还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 平等性。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地位应当平等,不存在从属关系。
2. 独立性。每个参与共同犯罪的行为人都应当独立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 必要性。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是必要的,而不是偶然的。
综上所述,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的共同故意、客观的共同实施以及共同实施的结果,同时还应当具备平等性、独立性和必要性等特点。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行为人才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对于共同故意的范围,如果仅限于部分犯罪行为,其他犯罪行为则应当认定为单独犯罪。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