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著作权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如下:
一、民事责任
1. 停止侵权:法院可判令侵权人立即停止制作、发行、传播侵权作品,销毁侵权复制品及生产工具。
2. 赔偿损失:按权利人实际损失或侵权人违法所得计算赔偿;难以计算的,可适用法定赔偿(中国《著作权法》第54条规定,法定赔偿上限为500万元)。
3. 赔礼道歉:侵犯著作人身权(如署名权、修改权)的,需公开致歉以消除影响。
二、行政责任
1. 行政处罚:版权管理部门可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处非法经营额5倍以下罚款;无非法经营额或难以计算的,可处25万元以下罚款(《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6条)。
2. 附加措施:情节严重的,可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三、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及第218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1. 刑事处罚:以营利为目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3万元以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15万元以上)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扩展知识
网络侵权特殊规则: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删除侵权内容,可能承担连带责任(“避风港原则”例外)。
法定许可与合理使用:非商业性使用、教学科研等情形可能免责,但需严格符合条件。
跨境侵权:国际公约(如《伯尔尼公约》)成员国间的著作权受互惠保护,可通过司法协助追究责任。
法律后果的轻重取决于侵权行为性质、主观恶意、社会危害性等因素。时需注意固定证据(如公证保全),以支持法律主张。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