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是指融资租赁公司向承租人提供物品租赁,同时通过各种融资手段为承租人筹集资金的一种租赁模式。在融资租赁过程中,如果出现违约行为或者双方认为需要解除合同,可以依据法律程序进行解除合同。下面就是关于依法解除融资租赁合同的具体方法。
一、协商解除
当承租人需要解除融资租赁合同时,可以先尝试与融资租赁公司进行协商解决。合同一方提出解除合同的申请,另一方有义务及时回复。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依据协商结果进行解约并签署协议,既快捷又便捷。
二、法院判决
如在融资租赁过程中,发生重大纠纷,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可以将纠纷诉至法院并依据法院的判决进行解约。在起诉前,需要熟悉当地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并且聘请有实力的律师代理此案。
三、中止履行
如承租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缴纳租金或提供相应担保,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利用《中止履行通知书》的方式,通知承租人中止履行合同。此时,承租人应尽快缴纳租金并提供相应担保,以免合同被中止履行。
四、一方解除
在融资租赁合同中,双方可以约定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情形,比如如果承租人连续3个月未能按照约定缴纳租金,融资租赁公司有权解除合同。此时,融资租赁公司应当通知承租人并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收回物品。
依法解除融资租赁合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解除合同前,必须充分了解融资租赁合同的各项条款并确保自己的权益不会受到损害。
(2)找到相关证据,证实对方违反合同,或说明解除合同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3)选择合适的解除方式,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4)在解除合同后,应及时清算以后租赁款项和未结清的款项,并将物品送还给出租方。
(5)如果出现无法解决的纠纷,应当寻求法律支持。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