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合同诈骗报案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
1. 收集证据
- 保存购房合同、付款凭证(银行转账记录、收据等)、开发商或中介的书面承诺、广告宣传材料、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 若涉及虚假宣传,需留存楼盘宣传册、销售人员承诺的录像或截图。
2. 初步核实诈骗行为
- 确认合同条款是否存在霸王条款(如无理由解除合同、高额违约金)。
- 核查开发商资质(通过住建部门官网查询预售许可证、企业信用信息)。
- 判断是否涉及“一房多卖”“虚假产权”“虚构折扣”等典型诈骗手段。
3. 选择报案机关
- 刑事报案:若涉案金额大(如超过5000元),直接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罪名可能涉及合同诈骗罪(《刑法》第224条)。
- 民事途径:若属民事欺诈,可向法院起诉撤销合同并索赔。
4. 报案材料准备
- 书面报案书(写明案情经过、涉案人员、金额及证据清单)。
- 复印件、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其他证明材料。
- 如有多个受害人,可联合报案以加大立案概率。
5. 跟进处理
- 要求公安机关出具《受案回执》,并定期询问进展。若未被立案,可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
- 同步向住建局、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开发商违规行为(如无证销售)。
扩展知识:
常见诈骗形式:
- “空白合同”陷阱:合同关键条款空白,后续单方面篡改。
- “伪造公章”:冒充开发商签署无效合同。
- “以租代售”:隐瞒房产无法过户的事实,长期收取租金。
法律依据:
-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为个人诈骗2万元以上、单位诈骗10万元以上(《最高检、公安部立案追诉标准》)。
- 民事欺诈可依据《民法典》第148条主张撤销合同。
建议在报案前咨询专业房产律师,确保证据链完整,避免因证据不足无法立案。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