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合同法知识 >> 合同欺诈 >> 百科详情

怎么样的情况属于合同欺诈

2025-06-10 合同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6723浏览

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故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采用其他欺骗手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从而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多样,以下属于典型的合同欺诈情形:

怎么样的情况属于合同欺诈

1. 虚构主体资质

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如伪造公章、盗用营业执照),或虚构不具备的资质(如谎称拥有特许经营权、专利技术等)。例如,未取得建筑资质的企业谎称具备施工资格承接工程。

2. 虚假标的物信息

- 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数量等作虚假描述(如将翻新机冒充全新产品);

- 隐瞒标的物重大缺陷(如房屋买卖中故意不告知房屋结构安全隐患);

- 虚构标的物存在(如“空转贸易”中货物根本不存在)。

3. 价格欺诈

通过虚假优惠、虚假折扣诱导签约,或隐瞒附加费用(如合同外强制收取“服务费”)。例如,电商平台虚标原价后打折,实际价格高于市场价。

4. 虚假履行能力

在无履约能力或明知无法履约的情况下签订合同,骗取定金、预付款等。典型如“皮包公司”收取货款后失联。

5. 阴阳合同

签订两份内容不一致的合同,一份用于欺骗监管部门(如避税),另一份作为实际执行依据,损害一方利益。

6. 恶意条款陷阱

在合同中设置晦涩条款或显失公平的违约责任(如单方无限解约权),利用对方疏忽谋取利益。

7. 利用信息不对称欺诈

专业人士(如保险经纪人)利用对方缺乏专业知识,隐瞒关键条款(如免责条款)或夸大收益。

8. 虚假担保

提供虚假抵押物(如已抵押的房产)或虚构第三方担保,误导对方认为交易安全。

法律后果

根据《民法典》第148条,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并可主张赔偿损失。若情节严重(如诈骗金额巨大),可能构成《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罪,最高可处无期徒刑。

防范建议

核实对方主体资格(如企业征信、资产状况);

重要条款需书面明确(如质量标准、验收方式);

谨慎对待预付款要求,分期支付更安全;

聘请律师审查专业领域合同(如股权投资协议)。

合同欺诈的本质是破坏契约诚信原则,其认定需结合主观恶意、欺骗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综合判断。

文章标签:合同欺诈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欺诈租赁合同的申诉需要从法律程序、证据收集、途径等多方面入手,以下为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法律依据与合同效力认定1. 《民法典》相关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148条、第149条,以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方有
    2025-07-15 租赁合同 9975浏览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受欺诈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以下是具体分析:1.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
    2025-07-14 合同 4979浏览
  • 合同欺诈是指一方或双方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从而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其法律后果和社会危害性如下:一、法律后果 1. 民事责任 受欺诈方有权请求
    2025-07-13 合同欺诈 2498浏览
  • 土地合同欺诈的表现形式多样,常见类型包括以下几种:1. 虚假产权欺诈 卖方或出租方虚构土地权属证明,伪造土地使用权证、规划许可证等文件,隐瞒土地已被抵押、查封或无权处分的事实,诱骗买方签订合同。2. 面积或用
    2025-07-12 土地合同欺诈 4285浏览
  • 栏目推荐
  • 健身房跑路是否构成合同诈骗,需结合具体情形从法律要件、主观恶意、客观行为等多方面分析,并参考相关判例和司法解释。以下是专业角度的具体分析:1.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需同时满足:
    2025-07-19 9958浏览
  • 债权转让合同的具体期限由合同双方自行约定,法律未作强制性规定,但需符合《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要求。以下是关于期限问题的详细分析:1. 合同自由约定原则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债权转让的期限可由
    2025-07-19 8884浏览
  • 劳动合同是否解除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确认: 1. 书面解除通知 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出具书面解除通知(如《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明确解除原因、时间及权利义务终止条款。未收到书面通知的,劳动
    2025-07-19 劳动合同 8768浏览
  • 栏目热点
  • 解除特许经营合同通常涉及法律程序、合同条款及双方协商等多方面因素,需谨慎处理。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1. 审查合同条款 特许经营合同通常包含解除条件、违约责任、冷静期条款等。重点查看: - 解除权:是
  • 出租人能否随时解除合同

    查看详情

    出租人能否随时解除合同
  • 合同条款内容可以再追加吗

    查看详情

    合同条款内容可以再追加吗
  • 全站推荐
  • 要确定工伤认定是否正在进行,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进行确认:1. 用人单位通知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已提交申请,用人单位通常会告知员工受理进度
    2025-07-26 9364浏览
  • 共同犯罪的归责原则是指在多人共同实施犯罪时,如何认定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则。我国刑法对此有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原则 共同犯罪中,各共犯人的行为是一个有机整体,即使只实施
    2025-07-26 5570浏览
  • 男女协议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需遵循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具体分割方式及注意事项如下:1. 财产范围界定 共同财产: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
    2025-07-25 3390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