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是指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有一方利用虚假的陈述、隐瞒或者其他手段,欺骗对方订立合同,严重影响了对方的合法权益。在合同诈骗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追究诈骗方的刑事责任,同时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合同诈骗的行为构成了刑事犯罪,予以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利用虚假的陈述、隐瞒或者其他欺诈手段,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如果被告人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就会被认定为犯罪,并接受相应的刑事制裁。
其次,合同诈骗还可以引起民事诉讼,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任何一方以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订立的合同均应当无效。因此,在合同诈骗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请求撤销合同,或者要求返还因合同而支付的款项。
在民事诉讼中,受害人需要通过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合同诈骗的证据一般包括书面证据和证人证言。书面证据可以通过签订合同的记录、邮件、短信等证明,证人证言可以通过目击者或者出席协商会议的人提供证言,证实诈骗的事实。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可以引起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追究。通过刑事追诉,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通过民事追究,可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强化人们对诚实守信原则的认识,从而提高社会公信力。因此,对于合同诈骗行为,我们应当积极地防范、打击、追究。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