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抖音合同需要根据合同类型(如达人签约、广告合作、MCN协议等)和具体条款来处理,以下分步骤说明:
1. 查阅合同条款
所有合同都应包含解除条款,重点关注:
- 违约条款:单方面解除可能需承担违约金(如未完成直播时长、流量考核等)。
- 通知期限:通常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部分MCN合同可能要求60日。
- 自动续约条款:若合同约定期满自动续签,需在到期前明确表示不续签。
2. 协商解除
与签约方(抖音官方、MCN机构等)直接沟通,提出解除请求。协商时注意:
- 保存聊天记录或邮件往来作为证据。
- 若对方同意,需签署书面解约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终止。
- 可协商降低违约金,例如以账号归属、剩余合作费用抵扣等条件交换。
3. 法定解除权
若对方存在以下情形,可依据《民法典》第563条单方解除:
- 未按约提供资源(如流量扶持、广告分成)。
- 拖欠报酬超过合同约定期限。
- 强制要求违规内容(如低俗炒作)。
需通过律师函或仲裁/诉讼行使权利。
4. 账号与内容处理
- 账号归属:部分合同约定解约后账号归MCN所有,需协商迁移或注销。
- 内容版权:已发布视频的授权需明确终止,避免后续纠纷。
- 竞业限制:某些合同禁止解约后在快手、小红书等同平台运营,需核对条款合理性。
5. 法律途径
若协商失败,可选择:
- 仲裁:合同通常约定仲裁机构(如上海仲裁委员会),需准备履约证据、损失证明。
- 诉讼: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注意诉讼时效为3年。
注意事项:
抖音《用户服务协议》属于格式合同,用户可随时停用账号,但商业合同不受此影响。
签署前应审核合同解除条款,避免“永久独家授权”等不利内容。
涉及跨境合作(如国际版TikTok)需额外考虑法律适用问题。
建议委托专业律师审核合同并协助解约流程,以规避隐性风险。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