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债权债务终止的主要原因如下:
1. 履行完毕
当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得以实现时,合同即告终止。这是合同自然终止的正常结果,也是合同实现其目的的最终结果。比如买卖合同中,买方已经全额支付了货款,卖方也已经完成了货物交付,双方的权利义务均已履行完毕,合同自然终止。
2. 协议终止
当事人可以就合同的终止达成一致,共同决定合同终止。这种情况下,合同终止是基于双方的共同意愿。比如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提前终止了租赁合同。
3. 期满终止
有的合同具有期限,当合同期限届满时,合同自然终止。比如劳动合同期满,合同即告结束。
4. 解除
一方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单方做出解除行为,合同即终止。这种情况下,合同的终止是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比如买受人发现所购商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依法行使解除权,合同终止。
5. 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
如果合同在订立时就存在重大瑕疵,比如欺诈、胁迫等,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合同无效。而合同在订立后发生重大变故,致使继续履行合同将严重损害一方当事人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宣告合同被撤销。此时,合同自始即不发生法律效力,权利义务关系自然终止。
6. 当事人死亡或者终止
如果合同的履行依赖于合同当事人的个人资格,当事人死亡或者终止后,合同即告终止。比如雇佣合同在雇员死亡后即终止。
7.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除上述主要情形外,法律还规定了一些其他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形,如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合同标的物灭失等。总之,只要出现法律规定的合同终止事由,合同即告终止。
总的来说,合同中债权债务终止的原因,既有当事人之间的协商终止、法定期限届满终止等正常情形,也有因重大违约、不可抗力等导致合同无效、被撤销等情形。无论何种情形,一旦合同终止,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随之结束,债权债务关系也应当终止。这不仅符合合同法的基本原理,也体现了合同法追求公平正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标。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