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一种民事协议,双方当事人在离婚过程中达成的协议,是分割财产、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问题的约定。离婚协议的制定对于各方当事人都十分重要,因为协议涉及到离婚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离婚协议显失公平,那么该如何认定呢?
一、离婚协议的公平性原则
离婚协议的制定需要遵从公平原则,双方要根据事实情况、财产状况、子女、老人等因素达成协议。其中,离婚协议公平原则包括以下方面:
1. 公正平等原则:离婚协议应当遵循维护平等、公正、公平的原则。
2. 依法合理原则:离婚协议中的内容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合法合理。
3. 事实真实原则:离婚协议中的内容应当客观真实,避免伪造、夸大等行为。
4. 自愿自主原则:协议应当由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并应当充分尊重各方的意见和意愿。
二、如何认定离婚协议显失公平
1. 与法律规定不符
如果协议与法律规定不相符,就可能引起公平性问题。例如,财产分割合同已经涉及到法律规定范围以外的违法行为,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2. 存在重大不平等影响
如果离婚协议对离婚双方权利、义务的影响存在极大的不平等性,且该不平等影响非自愿协商达成,就会出现显失公平问题。例如,一方通过强行、投机取巧的手段获得了大量财产,协议中对财产分配存在严重不平等的影响。
3. 协议存在重大误解
如果离婚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不完全理解的情况,则同样存在显失公平问题。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协议制定时,其中一方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或清楚其内容,因此协议的公平性也受到了影响。
三、离婚协议显失公平的法律后果
如果离婚协议显失公平,暴露了协议不能处理完整或合理地处理离婚问题的情况,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1. 协议无效
如果离婚协议存在上述违背公平性原则之处,则协议无效,将被法院裁定为无效。
2. 重新协商
如果协议未能达到公平原则的要求,协议就不能起到实际效果,那么当事人应当重新协商,使协议更加合理、完整和公平。
3. 提起诉讼
如果协议无法重新达成,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司法部门司法裁定。在法院裁决后,对协议进行修改或完全重写。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的显失公平问题可能对离婚双方的权益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应当避免离婚协议具有显失公平的情况,确保离婚协议达到平等、公正和公平原则,各方当事人应当在达成协议时,保持理性、同等和自留余地,避免产生过分偏见和情感化处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