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婚前财产公证主要通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前协议(Binding Financial Agreement,简称BFA)来实现。以下是具体步骤和相关要点:
1. 法律依据
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受《1975年家庭法》(Family Law Act 1975)第90B、90C、90D条款规范,需满足以下条件:
- 书面形式签署;
- 双方签署前需独立法律咨询;
- 律师出具书面确认函;
- 协议内容公平合理,无胁迫或欺诈。
2. 协议内容
- 财产界定:明确列明婚前各自财产(如房产、车辆、存款、投资等)及婚后归属;
- 债务划分:确认婚前债务责任归属,避免婚后连带责任;
- 未来财产处理:可约定婚后收入、购置资产的分配比例;
- 赡养条款:是否放弃或限制配偶赡养费请求权(需符合法律公平原则)。
3. 签署流程
- 各自聘请律师:双方必须分别由律师解释协议条款及法律后果;
- 协商与起草:律师协助拟定协议,确保表述清晰无歧义;
- 签署与存档:双方签字后,律师出具合规声明(Section 90G Statement),协议立即生效。
4. 注意事项
- 时间要求:建议婚前至少提前1个月签署,以避免被质疑“仓促胁迫”;
- 披露义务:双方需完全披露财产,隐瞒资产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 可变更性:婚后可通过新协议修改条款,但需再次满足法律咨询等条件;
- 国际因素:若一方涉及海外资产,需附加冲突法条款或另行公证。
5. 替代方案
- 同居协议(Cohabitation Agreement):适用于未结婚但长期同居的伴侣;
- 遗嘱补充:通过遗嘱明确婚前财产继承权,与协议形成双重保障。
6. 争议风险
法院可能推翻协议的情况:
- 显著不公(如一方极度弱势);
- 签署程序不合规;
- 涉及子女抚养权条款(法院优先考虑子女利益)。
7. 专业建议
- 选择擅长家庭法的律师,确保协议无漏洞;
- 定期复核协议(如婚后购置重大资产或生育子女后);
- 留存财产证明(如购房合同、银行流水等),以备争议时举证。
澳大利亚各州对协议细节可能有细微差异,例如新南威尔士州对房产加名要求更严格,建议咨询当地律师。协议虽不能100%规避纠纷,但能显著降低财产争议风险。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