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逝者没有留下遗嘱,继承者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来分配遗产。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若没有遗嘱协商继承,继承权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来确定。法定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继承人在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遗产时,应当尊重逝者的意愿和亲情关系,根据每位继承人的分额确定他们的份额。
首先,若逝者有配偶,配偶将享有优先继承的权利。配偶享有一定的继承份额,享有一份与其他继承人平等的继承权。在配偶继承时,继承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自愿放弃继承权,或者将继承权分配给其他继承人。
其次,若逝者没有配偶,遗产将由子女继承。子女将根据平等原则来继承遗产,每个子女享有相等的继承权,并平均分配逝者的遗产。如果子女中有先亡的子女,则该子女的子女(即逝者的孙子女)也可以平分该子女的继承份额。
如果逝者没有子女,遗产将由逝者的父母继承。如果其中一方父母已经去世,那么另一方父母将继承全部的遗产。如果父母双方都已经去世,那么遗产将由逝者的兄弟姐妹共同继承。兄弟姐妹继承遗产时,每个继承人将平均分配逝者的遗产。
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如果有分歧或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法院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继承人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自己的权益,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即使没有遗嘱协商继承,继承人仍然可以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来确定继承权。在分配遗产时,在保障法定继承人权益的同时,也要尊重逝者的意愿和亲情关系,合理分配遗产。如有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法律途径来解决。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