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与背景分析
劳动保障是指国家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工资支付、工时限制、休假制度等。在现代社会,劳动保障的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探究劳动保障权益的论文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与意义
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劳动保障权益,了解劳动者在工作中的权益保障情况,分析劳动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这对于加强劳动保护、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本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阐述研究目标和方法;
2.劳动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分析现行劳动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
3.劳动保障权益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劳动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具体包括工资拖欠、违法裁员、无正当理由解除劳动合同等;
4.劳动保障权益的改善措施:提出改善现行劳动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包括加强监管、改善法律法规等;
5.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对未来劳动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展望。
四、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和相关文献的分析,对劳动保障权益进行研究。
五、预期结果
预计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劳动保障权益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这对于进一步推进劳动保护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六、可行性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可行,数据搜集和分析素材较为丰富,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源较为充足。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如社会调查数据获取难度较大,相关法律法规变化较快等。
七、论文的创新点
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对劳动保障权益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2.在提出改善措施时,充分考虑了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和利益平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八、论文的局限性与推广性
本论文的局限性主要在于研究对象的限制和数据获取的困难。推广性则表现在本论文提出的改善措施和研究方法可以在其他相关领域进行参考和借鉴。
九、论文进度安排
1.完成绪论及相关文献阅读的研究。
2.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和整理,分析现行劳动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
3.进行劳动保障权益的问题与挑战的研究。
4.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并进行论文的初稿写作。
5.进行论文的修改与完善。
6.完成论文的最终版本并进行提交。
十、参考文献
1.李阿丽.论劳动者劳动保障的实现路径[D].东北财经大学,2011.
2.康静.新形势下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1.
3.范恺恺.国外劳动保障制度与我国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