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劳务工工伤工资待遇的具体计算如下:
1. 工伤医疗费用
工伤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治疗费、门诊治疗费、康复费等,由用人单位承担。具体标准参照当地社会医疗保险报销标准执行。
2. 工伤医疗待遇期限
工伤医疗待遇期限根据工伤程度分为:
- 暂时工伤:在规定期限内得到医疗救治,治愈后能够恢复原有工作能力的,在治疗期间享受工资福利待遇。
- 永久部分工伤:治疗后虽然恢复部分工作能力,但仍然存在残疾的,按照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 永久完全工伤:治疗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享受伤残供养金。
3. 工伤医疗期间工资待遇
- 暂时工伤期间,用人单位应支付病假工资,标准为正常工资的80%。
- 永久部分工伤人员工资待遇,按照伤残等级确定工资补助标准,一般为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100%。
-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12个月工资。
4. 伤残津贴
根据伤残等级享受伤残津贴,具体标准为:
- 一级伤残:每月不低于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90%
- 二级伤残:每月不低于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
- 三级伤残:每月不低于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70%
- 四级伤残:每月不低于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 五级伤残:每月不低于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 六级伤残:每月不低于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5. 工伤供养金
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伤职工,可以领取工伤供养金,标准为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90%,按月支付。
总的来说,劳务工工伤工资待遇涉及医疗费用报销、临时性或永久性工资补助、伤残津贴以及工伤供养金等多个方面。各地标准会有所不同,需结合当地实际执行。用人单位应尽到保障劳务工合法权益的责任,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