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劳动仲裁流程赔多少钱
工伤事故发生后,受伤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获得相应的赔偿。具体的工伤劳动仲裁流程和赔付标准如下:
一、工伤劳动仲裁流程
1. 申请仲裁
发生工伤事故后,受伤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如工伤认定证明、医疗费用发票等。
2. 仲裁受理
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将进行受理审查,确认申请材料齐全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或开庭审理。
3. 调解或听证
劳动仲裁委员会首先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如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则仲裁程序结束。如无法达成一致,则开庆听证会,由仲裁员主持,听取双方陈述和质证。
4. 作出裁决
仲裁庭审理结束后,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裁决。裁决书将包括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裁决结果等内容。
5. 执行裁决
如任何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裁决书一经生效,双方当事人应予以执行。
二、工伤赔付标准
1. 医疗费用
包括工伤期间的住院费、手术费、药品费、检查费等,由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生活护理费
根据劳动者工伤程度,由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定期间的生活护理费。
3. 伤残津贴
劳动者经鉴定确认工伤致残的,根据伤残等级,由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4.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工伤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金额为伤者工资总额的16-20个月。
5. 丧葬费和供养亲属补助费
劳动者因工死亡的,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丧葬费,并按一定比例向其供养亲属支付补助费。
总的来说,工伤劳动仲裁赔付的具体金额,需要结合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工伤程度等具体因素综合确定。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